分布和地形地貌
主要分布在拉萨河流域各县深切高山下部的缓坡地段,常呈斑块状,零星出现于局部凹形坡面,海拔4000米左右。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等酸性岩类风化的残坡积物,剖面构型为As-Au-AC-Cu。由于坡面水汇聚,土壤水分条件好,土壤有机质积累作用强,草毡层发育良好。As层以下土体均有铁锈斑纹出现,但无地下水作用。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粘粒含量一般不超过9%通体砾石含量较少,最高在25%左右。土壤中不含碳酸钙,pH6.0-6.8,呈中性一微酸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以草毡层最高,其下土层一般在6--17毫克当量/100克土之间。草毡层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素养分含量较高,腐殖质层明显降低.据剖面样分析结果统计(n =3),A层有机质4. 29%,全氮0.225%,全磷0.080%,全钾2.06%;碱解氮l45ppm,速效磷2.5ppm,速效钾101ppm(表2.51)。有效微量元素养分含量铁10.7ppm,锰3.9ppm,铜1.38ppm.锌0.37ppm%钼0.28ppm,硼0.54ppm。
生产性能
该土种的土体较厚,砾石含量少,质地轻粗。但土壤水分充足,草毡层交织紧密,富弹性,有较强的耐践踏能力。同时,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常年鲜草产量达300公斤左右,是较理想的优质放牧草地,有营养价值极高的藏嵩草生长,植株较高,亦可刈割冬储。目前,这类草地多为冬春牧场或割草场。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
发生层厚度(cm) |
发生层质地 |
发生层结构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有机质(g.kg-1)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