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编码
SCU443
省份
四川
县市
双流县
土种名称
烂黄泥田
亚类名称
潜育水稻土
土类名称
水稻土
分布和地形地貌
面积26.54万亩,分别占全省耕地和水稻土的0.16%和0.38%。分布于盆地内,浅丘宽谷平坝低洼汇水处,稍低于下湿黄泥田和鸭屎黄泥田,海拔400~800米。成都、乐山、雅安、内江、宜宾等地,市的24个县(区)有分布,其中眉山、蒲江、邛崃、丹棱、名山、峨眉、双流、彭县等县(市)面积较大。
面积(公顷)
17693.333333
面积(万亩)
26.54
母质
第四系中更新统黄色粘土
剖面构型
A's-G2
有效土体深度
土体厚1米以上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主要由第四系中更新统黄色粘土发育而成。土体厚1米以上,分布区域地势低洼,常年地下水位在50~100厘米之间,加之质地偏粘,土壤内排水作用不良,长期处于渍水还原状态,氧化还原电位低,亚铁及其他有毒物质含量高,通体为暗灰或蓝灰色,结构差,潜育层呈软块状,犁底层发育极不明显,剖面为A's-G2型。土壤粘粒含量多在30%以上,质地多为壤质粘土。pH5.5~6.6,多呈微酸性,部分为中性。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养分含量极丰富,钾素比较缺,磷素含量极低。有效微量元素硼、钼极缺。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层深厚,质地粘重,泥脚深,水耕时土粒悬浮。由于长期积水,硫化氢含量高,据邛崃卧龙乡调查,氧化还原电位仅85.7毫伏,比水旱两季田低一倍多。亚铁离子聚集,高达664ppm,还原物质总量每百克土100毫克当量,比水旱两季田高40%左右,加之缺素等原因水稻坐蔸严重。土壤滞水,难耕,整地质量差,小春温害、草害、病害严重。据调查,小春因每平方米杂草达5292株,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在90%以上。病株55%左右,损失产量25-30%。常以冬水一中稻、绿肥(紫云英)一水稻或油莱一水稻的利用方式为主。亩产水稻150~
典型剖面景观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厚度(cm) 发生层质地 发生层结构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有机质(g.kg-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