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编码
SCR111
省份
四川
县市
新都县(现新都区)
土种名称
灰潮砂泥土
亚类名称
灰潮土
土类名称
潮土
分布和地形地貌
有耕地6.40万亩,占全省耕地和旱耕地土壤的0.04%和0.07%,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的温江、郫县、新津,新都,崇庆,双流、金牛等县(区),位于氓江水系一级阶地外缘和河漫滩后缘地势较高处,多与灰沙土呈复区分布。
面积(公顷)
4266.6666667
面积(万亩)
6.4
母质
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
剖面构型
A-B-C
有效土体深度
土体厚度多在60~80厘米之间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主要由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发育而成,由于受地下水季节变化的影响,土壤中干湿变化和氧化还原作用交替进行,在剖面中具有明显的锈纹绣斑或细小的铁锰结核。整个剖面呈弱至中度石灰反应,pH7.3~8.2。耕层一般为暗藏或暗黄灰色,心底土层为灰黄棕色。剖面为A-B-C型,土体厚度多在60~80厘米之间,层次分化不甚明显。土壤砂粒大体占50%,质地多为粘壤土。耕层多为团粒状或团块状结构,质地和结构状况均较理想。土壤除全磷、全钾含量稍高外,有机质和全氮、速效氮属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缺乏,微量元素中有效锰和
生产性能
该土种所处地势平坦,渠系密集,排灌方便,生产条件好,熟化度高。土壤疏松绵软,耕性好,宜耕期长,通透性好,养分转化快,供肥性能好,不费肥,较耐肥,经干回润,作物出苗快,长势旺,产量高。宜种范围广,种蔬菜一年可4~5熟,主产白菜、茄子、青笋、豇豆、韭菜,年产值可达1000元左右;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小麦、玉米、甘薯、甘蔗、花生、油菜等,全年粮食亩产可达500—600公斤。在改良利用上,要注意防止地力下降和“三废”污染,合理轮作,有计划地进行炕土;在施用有机肥和氮肥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硼、锰等微肥,协调
典型剖面景观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厚度(cm) 发生层质地 发生层结构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有机质(g.kg-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