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归属与分布:代号XIV1(1)A。面积38286亩,其中耕地18999亩。主要分布在商洛地区和汉中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域。海拔高度750-1585米,>10℃的活动积温3200-4100℃,年降雨量800-1200mm
分布和地形地貌
主要分布在商洛地区和汉中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域
主要性状
有效土层平均厚度65厘米。剖面通常由耕作层、过渡层及母质层组成。耕层平均厚度18厘米,暗紫色或淡紫色,粉质粘壤土-壤质粘土,无石灰反应。耕层以下为表土层向母质的过渡层,呈紫红色,含多量砾石,粉质壤土-粘壤土。全剖面PH值在7.7-8.0之间,属中性偏微碱性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均偏低,速效养分除钾稍高外,氮低,磷极低,代换量在24.41-27.38m·e/克土之间,保肥性能较强,质地稍粘重,物理性状不良。
土壤障碍因子
土层浅薄,大多养分含量低下,加之质地偏粘重,物理性状不良,属低产土壤类型。
生产性能
粘粒含量较多,保水保肥性能好。改良利用上首要是控制水土流失,退耕陡坡耕地,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缓坡土层稍厚处仍可继续作为农用,宜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配施氮磷化肥,改善作物养分供应,镇巴等地群众采取冬闲地灌耕冬融,夏秋抽行深挖或大窝栽培等方法,在促进土壤风化,改善物理性状,加速土壤熟化等方面均受到较好的效果。
典型剖面景观
土类ID |
亚类ID |
土种名称 |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