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中层壤性麻砂质亚高山林灌草甸土
土类名称
亚高山草甸土
亚类名称
亚高山林灌草甸土
俗名
麻砂质亚高山林灌草甸土
描述
分布和地形地貌
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林芝,波密等县深切高山上部,海拔4100-4400米。
分布和地形地貌
面积(万亩)
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残坡积物
剖面构型
A0-A-B-C
有效土体深度
6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剖面构型呈A0一A-B-C。土壤通体潮湿,地表覆盖约9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和半腐草类残体及苔藓地被物;A层仅有15厘米厚,呈灰棕色;B层微弱发育,有粘粒淀积。质地以砂质粘壤土和粘壤土为主。PH5.3一5.6,基本呈酸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9-18毫克当量/100克土。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丰富,底土层也分别在2%和0.1%以上。土壤全磷量自下而上递增,呈现生物表聚趋势;土壤全钾量则相反,自上而下增加,底土层为2%左右。表层土壤碱解氮高达300-500ppm;速效磷约为l2ppm。但以下土层均在lOppm以下;速效钾140-270ppm(表2.44)。据剖面样分析结果统(n=2),A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40lppm,锰24ppm,锌0.97ppm,铜1.16ppm,钼0.13ppm,硼1.29ppm。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保存森林土壤的某些残遗特征,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积累量大,酸性较强,土体层次分化明显。土壤养分除速效磷较低外,速效氮、钾和有效铁、锰、铜、硼、钼等均较高。因此土壤潜在肥力高。该土种主要是保护现有灌丛植被,以发挥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也可以积极抚育零散分布的乔木,逐步将灌木林改造、复原为森林。
土地利用
备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