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羊肝石泡泥土
土类名称
赤红壤
亚类名称
赤红壤性土
俗名
赤红泡泥土
描述
分布和地形地貌
有耕地1339亩,占全省耕地土壤面积的0. 01‰,占旱作土的0.01‰。分布于川西南山地赤红壤区域内,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谷坡中下部,常与羊毛泡砂土成复区分布。行政范围包括攀枝花市的米易和盐边两县的5个乡。
分布和地形地貌
892,667
面积(万亩)
1339.0
母质
第三系昔格达组粘土岩风化物
剖面构型
A-B-C
有效土体深度
土体厚60厘米左右,耕层厚14—22厘米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主要由第三系昔格达组粘土岩风化物发育而成,较羊毛混砂土发育略深,剖面为A-B-C型。土体厚60厘米左右,耕层厚14—22厘米,呈浅黄至灰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地较羊毛泡砂土粘重,多为壤质粘土。微酸性,pH值略低于羊毛泡砂土。土壤有机质及全量氮、磷、钾含量较高,碱解氮及速效磷缺乏。另据分析,土壤粘粒二氧化硅含量大多较高(60%左右),耕层活性硅也比其他土壤高o.1个百分点以上(0.3%左右),利于甘蔗的优质和高产;土壤有效硼含量小于O. Olppm,钼低于0.15ppm,均极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2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羊肝石泡泥土多为坡耕地,熟化度较低,土层和耕层均较薄,结构差,有效养分较缺乏,无灌溉设施,复种指数低。土壤粉粒和粘粒含量较高,遇水易分散呈浓浆,湿耕粘农具,宜干耕。农业利用多为一年一熟或两熟,种植玉米、小麦或花生、甘薯。玉米亩产100~250公斤,花生20~40公斤,小麦50—100公斤,甘薯200公斤。应加厚土层,增强土壤持水抗旱力,多施垫圈肥和有机肥,加速土壤熟化;发展灌溉,扩大复种;施用速效氮、磷肥,配施钾肥和硼、钼等微肥,提高土壤供肥力;种植甘蔗质优产量高,应大力发展。
土地利用
备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