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麻砂灰土
土类名称
灰化土
亚类名称
灰化土
俗名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麻砂灰土,属灰化土亚类麻砂灰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喜 马拉雅山脉东侧察隅县高山峡谷区暗棕壤带的局部小气候潮湿地段。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剖面为 O--A--Az--B--C 型。枯 枝落叶层厚3--7cm,湿度较大。腐殖质层厚10--19cm,呈暗棕色,有机质含量高达20%以 上。灰化层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土体中砾石含量较少,质地多为砂质粘壤土和砂质壤 土。土壤pH3.6--5.7,呈强酸性至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30%以下。阳离子交换量 30me/100g土左右,据3个剖面样分析:A层有机质含量24.38%,全氮0.855%,碱解氮 496ppm,速效磷34ppm,速效钾380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锌4ppm,铜1.60ppm,硼 10.27ppm,钼0.08ppm,铁91ppm,锰60ppm。 3.典型剖面 采自察隅县玉东乡,海拔3960m的山地,东向坡,坡度38^。母质为花岗 岩风化的残坡积物。植被为杜鹃--云杉林。 O层:0-13cm,枯枝落叶层。 A层:3-13cm,暗棕色(湿,10YR3/3),砂质粘壤土,屑粒状结构,松,根多, pH3.6。 Az层:13-32cm,淡灰色(湿,2.5Y7/1),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稍紧,根多, pH3.7。 B1层:32-45cm,红棕色(湿,5YR4/6),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稍紧,根多, pH4.6。 B2层:45-54cm,暗红棕色(湿,5YR3/4),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稍紧,根 多,pH4.7。 BC层:54-100cm,棕黄色(湿,2.5YR4/4),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稍紧,根少, pH4.8。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丰富,适宜于耐酸 性针叶林的生长。但土壤酸性强,不利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同时,该土壤分布位置较高, 气候寒冷,是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生态环境脆弱,森林一旦被破坏便较难更新,而容易 退化为次生灌木林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森林采取保护性采伐利用,促其正常更新。
分布和地形地貌
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脉东侧察隅县高山峡谷区暗棕壤带的局部小气候潮湿地段
分布和地形地貌
面积(万亩)
母质
花岗岩风化的残坡积物
剖面构型
O—A—Az—B—C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枯枝落叶层厚3--7cm,湿度较大。腐殖质层厚10--19cm,呈暗棕色,有机质含量高达20%以上。灰化层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土体中砾石含量较少,质地多为砂质粘壤土和砂质壤土。土壤pH3.6--5.7,呈强酸性至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30%以下。阳离子交换量30me/100g土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丰富,适宜于耐酸性针叶林的生长。
土地利用
有林地
备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