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二合淡黄土
土类名称
栗褐土
亚类名称
栗褐土
俗名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二合淡黄土,属栗褐土亚类栗褐黄土土属。分布于河北省宣化、蔚县、阳原、怀安、尚义等县的冀西北西部的山谷及山前坡麓。面积143.9万亩,其中耕地122.6方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剖面为A11一Btk一C型。土体50cm以下为钙积层和弱粘化层,可见大量假菌丝体或钙斑,碳酸钙含量7.2%。通体石灰反应强烈。据60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0.90%,全氮0.043%,速效磷3pPm,速效钾122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13):锌1.09PPm,铜0.81ppm,钼0.15ppm,铁4ppm, 锰5ppm。 3.典型剖面 采自蔚县西台营镇横涧村一号农田,黄土坡地,海拔880m,母质为黄土状物质。年均温5.4℃,年降水量400mm,210℃积温3200℃,无霜期125天.农耕地。 A11层:0一23cm,灰色(干,2.5Y7/3),砂质壤土,碎屑结构,疏松,根多、石灰反应强。 Btk1层:23一95cm,灰黄色(干,2.3Y7/3),砂质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紧,根较少,可见少量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石灰反应强。 Btk2层:95一127cm,灰黄色(干.25Y7/3),砂质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紧,有大量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石灰反应强。 Btk3层:127一150cm,灰黄色(干,2.5Y7/3),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有较多石灰假菌丝体.石灰反应强,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多为农耕利用,一年一熟,主要种植谷子、黍子、马铃薯,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一2500kg,氮肥15一20kg,无灌溉条件,常年亩产50一150kg。土体较厚,质地适中,但肥力低,耕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应通过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补施磷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土体薄、亩产长期在50Kg以下的应退耕种植林果。生物与工程措施结合,防治土壤侵蚀。该土种部分土壤缺锌,1986年蔚县在北洗冀乡试验, 亩施硫酸锌59拌种,玉米市增产8一25%。
分布和地形地貌
冀西北西部的山谷及山前坡麓
分布和地形地貌
95,933
面积(万亩)
144.0
母质
黄土及黄土状物质
剖面构型
A11—Btk—C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土体50cm以下为钙积层和弱粘化层,可见大量假菌丝体或钙斑,碳酸钙含量7.2%。通体石灰反应强烈。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多为农耕利用,一年一熟,主要种植谷子、黍子、马铃薯,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一2500kg,氮肥15一20kg,无灌溉条件,常年亩产50一150kg。土体较厚,质地适中,但肥力低,耕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应通过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补施磷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土体薄、亩产长期在50Kg以下的应退耕种植林果。
土地利用
旱地
备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