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山黄砂泥
土类名称
黄壤
亚类名称
黄壤
俗名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山黄砂泥,属黄壤亚类泥砂山黄土土属。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吉安、赣州和萍乡等地市的中、低山区,面积14.68万亩,以吉安地区面积较大。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石英岩风化的残积物。土体较厚,剖面为O—A— B—C 型。表土层上覆有5cm左右的半腐解的枯枝落叶层,表土层厚约15cm,养分丰富; 心土层黄化明显,游离铁达70%,其中活性铁含量较高,呈现黄橙色;底土层一般较深, 往往在80cm,甚至1m以下出现。土壤质地多为粘壤土或壤质粘土。土层中往往夹有一定数量石 英颗粒。土壤pH5.0左右,有效阳离子交换量5—7me/100g土,以交换性酸为主,土壤盐基饱 和度低。土壤养分状况,速效磷贫乏,有机质、氮素和钾素均达中上水平。土壤有机质3 .12%,全氮0.136%,碱解氮130ppm,速效磷2ppm,速效钾113ppm。土壤中唯速效磷低 。 3. 典型剖面 采自井岗山茨坪乡自然保护区三角塘,海拔860m。 母质为石英岩风 化物。植被松、杉、楠、杨、栲、山茶、芒箕等,覆盖度较好。 O层: 0—6cm,暗棕色(湿,7.5YR 2/2),暗棕色(干,7.5YR 3/3), 枯枝落叶夹少量 泥土。 A层: 6—23cm,暗棕色(湿,10YR 3/3),浊黄橙色(干,10YR 7/3),轻砾质砂质粘壤 土,小块状结构,较松,有多量根系。 B层: 23—43cm,亮棕色(湿,7.5YR 5/6),黄棕色(干,10YR 8/6),轻砾质粘壤土, 块状结构,表面有少量灰色胶膜,紧实,有较多根系。 BC层: 43—58cm,橙色(湿,7.5YR 6/8),黄橙色(干,10YR 8/6),壤质粘土, 块状 结构,紧实,少量根系。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分布在中、低山区,是适宜针、阔叶林生长的林业基地, 应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合理采伐,以涵养水源。同时,应重视山区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积极发展茶叶、药材、香菇、木耳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以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
分布和地形地貌
江西省吉安、赣州和萍乡等地市的中、低山区
分布和地形地貌
9,787
面积(万亩)
15.0
母质
石英岩风化的残积物
剖面构型
O—A— B—C
有效土体深度
表土层上覆有5cm左右的半腐解的枯枝落叶层,表土层厚约15cm,养分丰富;心土层黄化明显,游离铁达70%,其中活性铁含量较高,呈现黄橙色;底土层一般较深,往往在80cm,甚至1m以下出现。
主要性状
土壤质地多为粘壤土或壤质粘土。土层中往往夹有一定数量石英颗粒。土壤pH5.0左右,有效阳离子交换量5—7me/100g土,以交换性酸为主,土壤盐基饱和度低。
土壤障碍因子
速效磷贫乏
生产性能
该土种分布在中、低山区,是适宜针、阔叶林生长的林业基地,应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合理采伐,以涵养水源。同时,应重视山区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茶叶、药材、香菇、木耳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以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
土地利用
林地
备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