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厚暗麻砂泥
土类名称
黄壤
亚类名称
黄壤
俗名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厚暗麻砂泥,属黄壤亚类麻山黄泥土属。 分布在江西省中山地区缓坡地段。以吉安、宜春两地区面积较大;上饶、九江、赣州等地市面积较少,共95. 34 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的坡残积物,层次分异较明显。 剖 面为A—B—C型,通体呈黄棕色或棕红色,表土层厚度在20cm左右,心土层有粘粒淀积, 粘化值在1.2左右,粘化作用仍较明显。盐基饱和度<30%,粘粒硅铝率为1.35, 硅铁铝率 为1.22,略为偏低。据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土壤铁的游离度在30%以上, 其中活性铁含量较高。质地较轻,多为砂质壤土—砂质粘壤土,含多量石砾,粗砂占42—46%, 故土壤砂性较重。土壤的pH、有效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略高于同一母质的黄壤。土壤 的养分状况,除速效磷含量偏低外,其它养分均较丰富。据55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土壤 有机质6.42%,全氮0.259%,碱解氮244ppm,速效磷5ppm、速效钾120ppm。 土壤腐殖质的胡富比为0.6左右。 3. 典型剖面 采自崇义县思顺乡三江齐云山。中山缓坡,海拔1490m,母质为花岗 岩风化物。植被为混交林,以阔叶林为主,少量杉、松,覆盖度好。 A层: 0—20cm,黄棕色(湿,10YR 5/6),浊黄棕色(干,10YR 5/4),重砾质砂质壤土, 屑粒状结构,疏松,根系多。 AB层: 20—39cm,黄棕色(湿,10YR 5/6),浊黄棕色(干,10YR 5/4),重砾质砂质壤 土,小块状结构,稍紧实,根系较多。 B层: 39—100cm,黄棕色(湿,10YR 5/8)、亮黄棕色(干,10YR 7/6),轻砾质砂质粘 壤土,块状结构,较紧实,少量根系。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分布在中山地区坡地,植被生长良好,在山坳、 缓坡地 段有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枯枝落叶多,故有较多的有机质积累,土壤养分丰富。但由于 土层含石砾多,质地较轻,土壤渗透性强,在森林植被下,保蓄水分能力较强,如一旦植 被遭受破坏,极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保护好现有树木,合理采伐,造林中不宜皆伐 或全垦造林。要以营造针阔叶林为主,既能协调土壤养分,减少病虫为害,更有利水源的 涵养。
分布和地形地貌
江西省中山地区缓坡地段。以吉安、宜春两地区面积较大;上饶、九江、赣州等地市面积较少
分布和地形地貌
63,560
面积(万亩)
95.0
母质
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的坡残积物
剖面构型
A—B—C
有效土体深度
表土层厚度在20cm左右
主要性状
质地较轻,多为砂质壤土— 砂质粘壤土,含多量石砾,粗砂占42—46%,故土壤砂性较重。土壤的pH、有效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略高于同一母质的黄壤。土壤的养分状况,除速效磷含量偏低外,其它养分均较丰富。
土壤障碍因子
速效磷含量偏低外
生产性能
该土种分布在中山地区坡地,植被生长良好,在山坳、 缓坡地段有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枯枝落叶多,故有较多的有机质积累,土壤养分丰富。但由于土层含石砾多,质地较轻,土壤渗透性强,在森林植被下,保蓄水分能力较强,如一旦植被遭受破坏,极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保护好现有树木,合理采伐,造林中不宜皆伐或全垦造林。要以营造针阔叶林为主,既能协调土壤养分,减少病虫为害,更有利水源的涵养。
土地利用
林地
备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