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县市名称
东宁
土种名称
白馅暗麻砂土
土类名称
暗棕壤
亚类名称
白浆化暗棕壤
俗名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白馅暗麻砂土,属白浆化暗棕壤亚灰白浆暗麻砂土土属。主要分布在 黑龙江省东宁、穆棱、桦南等县低山丘陵缓坡,海拔500—700m。面积429.7万亩(其中耕地2 8.2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剖面为O—Ah—Ae—B—C型。 Ah层厚10—20cm,有机质含量较高,较疏松,容重1.2g/cm3。Ah层之下有一白浆化土层,厚 10—23cm,平均14cm,为棕灰至淡灰色,呈不明显的片状结构,有大量二氧化硅粉末。B层 粘化作用弱,块状结构,有棕色胶膜和二氧化硅粉末。质地为砂质壤土至壤土;土壤呈微酸 性反应,pH5.5—6.5;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31.8me/100g土。据64个农化样分析统计:有 机质含量6.78%,全氮0.327%,碱解氮316ppm,速效磷9ppm,速效钾17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东宁县黄河河子乡埋太顶子东。丘陵缓坡,海拔650m。母质是花岗 岩风化残坡积物。年均温4.9℃,年降水量530mm,≥10℃积温2745℃,无霜期152天。自然 植被为柞树、桦树等次生杂木林。 O层:0—2cm,半分解的枯枝落叶。 Ah层:2—14cm,棕灰色(湿,7.5YR4/1),砂质壤土,团块状结构,疏松,朋大量根系 。 Ae层:14—37cm,棕灰色(湿,7.5YR6/1),砂质壤土,不太明显的片状结构,较紧,有 二氧化硅粉末,根系较少。 B层:37—77cm,灰黄棕色(湿,10YR5/2),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紧实,有少量二氧化 硅粉末,可见棕色胶膜。 C层:77—97cm,为花岗岩风化残坡积物,含少量砂砾。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地处丘陵缓坡,水土流失严重,又有白浆化层,且出现部位 较浅,结构不良,致使养分贮量少,通气透水性能差,土壤肥力低,易旱易涝,故适宜发展 林业和牧业生产,不宜农垦。已垦耕地,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小麦亩产150kg左右 。但在生产过程中应在田块上坡挖截水沟,横坡起垅,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同时应增 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合理轮作,有计划地深翻深松,打破白浆层,熟化土壤,提高其生 产力水平。
分布和地形地貌
低山丘陵缓坡
面积(公顷)
286,467
面积(万亩)
430.0
母质
花岗岩风化残积坡积物
剖面构型
O—Ah—Ae—B—C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Ah层厚10—20cm,有机质含量较高,较疏松,容重1.2g/cm3。Ah层之下有一白浆化土层,厚10—23cm,平均14cm,为棕灰至淡灰色,呈不明显的片状结构,有大量二氧化硅粉末。B层粘化作用弱,块状结构,有棕色胶膜和二氧化硅粉末。质地为砂质壤土至壤土;土壤呈微酸性反应,pH5.5—6.5;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31.8me/100g土。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地处丘陵缓坡,水土流失严重,又有白浆化层,且出现部位较浅,结构不良,致使养分贮量少,通气透水性能差,土壤肥力低,易旱易涝,故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生产,不宜农垦。已垦耕地,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小麦亩产150kg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地处丘陵缓坡,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