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县市名称
盖州
土种名称
片黄土
土类名称
棕壤
亚类名称
棕壤
俗名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片黄土,属棕壤亚类棕黄泥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辽 东半岛南端盖县、庄河县以及瓦房店、普兰店等县(市)境内,多处于石质丘陵漫 岗的中、下部。面积7.8万亩,均为旱耕地。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云母片岩、板岩、千枚岩等风化的残坡积母质上, 由于受母岩层状节理结构的影响,土体有明显的自然层状构造,并有明显的Bt层发 育,剖面为A11—Bt—C型。 A11层质地一般为砂质粘壤土或粘壤土,粘粒含量大于 15%。Bt层的厚度为34cm(n=9),粘化值1.40,块状结构,有铁锰胶膜和二氧化硅粉 末。全剖面pH6.0—7.0,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据 37个农化样分析:有机质含量1.19%,全氮0.067%,速效磷5ppm,速效钾78ppm,属 缺磷、少氮、钾中等的土壤类型。 3. 典型剖面 采自营口市盖县暖泉乡龙王庙村。 大东山中部缓坡处, 海拔 329m。母质为云母片岩风化物。年均温8.2℃,年降水量760mm , ≥10 ℃积温336 0℃,无霜期160天。种植玉米。 A11层:0—18cm,暗棕色(湿,7.5YR3/4),砂质粘壤土,屑粒状结构,疏松, 植物根系多,pH6.2。 A12层:18—27cm,亮棕色(湿,7.5YR5/6),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紧,植 物根系较多,pH6.6。 Bt:27—90cm,棕色(湿,7.5YR4/6),粘壤土,大块状结构,紧, 有铁锰胶 膜和结核,植物根系少,pH6.0。 BC层:90—100cm,灰棕色(湿,5YR5/2),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紧,有少 量铁锰胶膜,无植物根系,pH6.0。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耕性好,适耕期长。目前已 为旱地与果园,适宜种植玉米、高梁、大豆和水果生产。但水土流失较严重,养分 含量偏低,易受干旱影响,产量不高,常年玉米亩产在250kg左右。 今后应把发展 果树生产做为该土种利用的主要方向。在改良方面应以水土保持,培肥地力为主攻 目标,具体措施:修筑水平梯地,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深松改土,新栽果树挖 坑时,要大要深,坑径应1.5m以上,深度达1m,并垫客土;充分利用果树行间种植 绿肥作物,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扩大果树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合理施用 化肥,注意磷、钾肥的施用。
分布和地形地貌
多处于石质丘陵漫岗的中、下部
面积(公顷)
5,200
面积(万亩)
8.0
母质
云母片岩、板岩、千枚岩等风化的残坡积
剖面构型
A11—Bt—C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A11层质地一般为砂质粘壤土或粘壤土,粘粒含量大于15%。Bt层的厚度为34cm(n=9),粘化值1.40,块状结构,有铁锰胶膜和二氧化硅粉末。全剖面pH6.0—7.0,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耕性好,适耕期长。目前已为旱地与果园,适宜种植玉米、高梁、大豆和水果生产。但水土流失较严重,养分含量偏低,易受干旱影响,产量不高,常年玉米亩产在250kg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物理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化学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

典型剖面养分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