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钙质紫泥田,属淹育水稻土亚类浅紫泥田土属。主要分
布在浙江金衢盆地的低丘缓坡,以金华市的兰溪、义乌和金华以及衢州市的龙
游、衢县面积最大,共有26.1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起源于紫色砂页岩风化发育的紫泥土(石灰性紫色
土),经水耕熟化后形成淹育水稻土。剖面为Aa—Ap—Ck型。土体较为深厚,为72.8
±22.3cm(n=18),质地以壤质粘土为主。粘粒含量30%左右。土壤剖面自上而下pH
值逐步增高,呈微碱性反应;石灰性反应由弱变强,Ck层碳酸钙1.16%。耕层土
壤养分含量中等偏下,有机性反应;石灰性反应由弱变强,Ck层碳酸钙1.16%。
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中等偏下,有机质2.38%(n=77),胡敏酸碳0.17%,富里酸碳0.32%
,胡富比0.53(n=2),全氮0.149%,速效磷8ppm,速效钾83ppm(n均为76);有效
微量元素锌0.78ppm、铜2.22ppm、铁118ppm、锰26ppm(n均为28)、硼0.21ppm,
钼0.09ppm(n均为2)。
3. 典型剖面 采自兰溪市溪西乡何村,低丘缓坡,海拔40m,紫色砂页
岩坡积物。年均温17.8℃,年降水量1320.7mm,无霜期269天,≥10℃的积温5693
℃。
Aa层: 0—14cm,紫棕色,壤质粘土,团块状结构,疏松,紧实度0.99kg/cm3
,根系密集,pH(H2O)7.9,石灰性反应弱,碳酸钙0.55%,有机质2.57%,胡敏
酸碳0.15%,富里酸碳0.26%,胡富比0.58。
Ap层: 14—20cm,紫棕色,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稍紧,紧实度2.55kg/cm3
,少量根系,沿根孔或裂隙面有铁锈,约占土体的5%,pH(H2O)8.0,石灰性反
应弱,碳酸钙0.76%,有机质1.68%。
Ck层: 20—100cm,紫棕色,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紧实度6.55kg/cm3
,结构面有棕黑色胶膜,铁锰斑中等,以锰斑为主,pH(H2O)7.9,石灰性反应
较强,碳酸钙1.16%,有机质0.61%。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土壤富含矿质养分,基础肥力较高
,保蓄性能好。种植制度以肥(麦)—稻—稻为主,常年粮食亩产800kg左右。该
土湿时糊烂,干时易板结,早稻苗期常出现冷僵现象,一般施磷促早发效果显
著。目前利用钙质紫泥田种植糖蔗发展较快,据统计金华市糖蔗种植面积5.19
万亩(占全市该土面积的29%左右),总产达25.68万吨。义乌为浙江省糖蔗基地
,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改变单一种蔗的方式,在糖蔗地苗期套种马铃薯等短期
作物。当植株长高时,利用株间高湿、荫凉的环境,用甘蔗渣培养食用菌,提
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综合利用糖蔗梢喂奶牛,废糖蜜酿酒,食用菌培养料作
为有机肥等,成为农民致富途径和达到培肥改土之目的。
分布和地形地貌
浙江金衢盆地的低丘缓坡,以金华市的兰溪、义乌和金华以及衢州市的龙游、衢县面积最大
主要性状
土体较为深厚,为72.8±22.3cm(n=18),质地以壤质粘土为主。粘粒含量30%左右。土壤剖面自上而下pH值逐步增高,呈微碱性反应;石灰性反应由弱变强,Ck层碳酸钙1.16%。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中等偏下,有机性反应;石灰性反应由弱变强,Ck层碳酸钙1.16%。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土壤富含矿质养分,基础肥力较高,保蓄性能好。种植制度以肥(麦)—稻—稻为主,常年粮食亩产800kg左右。该土湿时糊烂,干时易板结,早稻苗期常出现冷僵现象,一般施磷促早发效果显著。目前利用钙质紫泥田种植糖蔗发展较快,据统计金华市糖蔗种植面积5.19万亩(占全市该土面积的29%左右),总产达25.68万吨。义乌为浙江省糖蔗基地,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改变单一种蔗的方式,在糖蔗地苗期套种马铃薯等短期作物。当植株长高时,利用株间高湿、荫凉的环境,用甘蔗渣培养食用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综合利用糖蔗梢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