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粘甸淤土,属草甸土亚类甸泥砂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辽宁省
河流沿岸冲积平原上,远离河道,地势较低洼,多呈斑块状分布,以沈阳、辽阳、
鞍山、营口、大连、锦州等市面积较为集中。现已全部开垦耕种,面积60.8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河流冲积物上,剖面为A11—Ah—Cu型。 地下水
位 1.0—1.5m,受地下水季节性升降活动的影响,土体下部有锈纹锈斑。腐殖质层
厚30—50cm,有机质含量1—2%。土壤质地以壤质粘土为主。孔隙度50%左右。土壤
多呈中性反应,pH6.7—7.8。阳离子交换量较高,耕作层为28.60me/100g土。盐基
饱和度80—90%,交换性盐基以钙和镁离子为主, 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据51个农化样分析统计:有机质1.90%,全氮0.108%,速效磷5ppm,速效钾87ppm;
有效微量元素:硼0.30ppm,钼0.09ppm,锰7ppm,锌0.4ppm,铜2.05ppm, 铁2ppm
。
3. 典型剖面 采自辽阳市辽阳县木家乡犁起村村东,冲积平原稍低洼处,地
下水位1.0m,成土母质为粘质河流冲积物。海拔25m。年均温8.5 ℃, 年降水量
695mm,≥10℃积温3500℃,无霜期167天。现种植玉米,农田杂草有车钱子、蒲公
英、鸭趾草等。
A11层:0—32cm,浊黄棕色(湿,10YR4/3),壤质粘土,碎块状结构,稍紧,植
物根系多。
Ah层:32—52cm,棕色(湿,10YR4/4),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植物根系
较少。
Cu1层:52—83cm,浊黄棕色(湿,10YR5/4),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 植
物根系极少,有少量锈纹锈斑。
Cu2层:83—110cm,浊黄橙色(湿,10YR7/4),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有
大量锈纹锈斑。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阳离子交换量高,保肥能力强,质地粘
重,耕翻后易起明垡,湿时泥泞,干时板结,耕作质量差,适耕期短,加之地下水
位偏高,旱春撤浆晚,地温低,养分转化慢,供肥迟缓,不发小苗。入伏后土温升
高,养分迅速转化,供肥较猛,易使作物贪青晚熟,影响作物产量。目前种植玉米
、高梁、大豆等作物,常年玉米亩产350—400kg。今后改良利用应采取:增施优质
热性有机农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耕作层的通气透水性;客土改粘,掺砂或炉渣
,改良耕层质地;实行秸秆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修筑条田、台田,降低地下水位
,提高抗涝能力;测土施肥,增施磷肥。
主要性状
腐殖质层厚30—50cm,有机质含量1—2%。土壤质地以壤质粘土为主。孔隙度50%左右。土壤多呈中性反应,pH6.7—7.8。阳离子交换量较高,耕作层为28.60me/100g土。盐基饱和度80—90%,交换性盐基以钙和镁离子为主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阳离子交换量高,保肥能力强,质地粘重,耕翻后易起明垡,湿时泥泞,干时板结,耕作质量差,适耕期短,加之地下水位偏高,旱春撤浆晚,地温低,养分转化慢,供肥迟缓,不发小苗。入伏后土温升高,养分迅速转化,供肥较猛,易使作物贪青晚熟,影响作物产量。目前种植玉米、高梁、大豆等作物,常年玉米亩产350—400kg。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