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棕砾黑土,属黑土亚类砾黑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讷
河、甘南、克山、佳木斯市、依兰、宾县丘陵中下部及山前台地。面积28.6万亩(
其中耕地14.0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洪积物,剖面为A11—Ah—AhC—C
型。土体厚90—150cm,黑土层厚30—50cm,棕灰至灰黄棕色, 腐殖质呈舌状下伸
。剖面中下部为黄棕色,棱块状结构,结构面胶膜明显,多铁锰结核。并有白色二
氧化硅粉末,底部可出现黄棕色砾石,砾石面有不明显的胶膜。质地为壤质粘土至
粘土,粘粒含量30—40%。土壤pH值6.5—7.0,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阳离子交换
量30.4me/100g土。据19个农化样分析统计:有机质含量5.00%,全氮0.254%,速效
磷9ppm,速效钾186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甘南县兴龙乡先进村。山前台地,海拔176m。母质为洪积
物。年均温2.7℃,年降水量450mm,≥10℃积温2270℃,无霜期130天。 种植小麦
。
A11层:0—10cm,棕灰色(湿,10YR5/1),壤质粘土,团块状结构,较松,有
少量铁锰结核,多植物系。
Ah层:10—39cm,灰黄棕色(湿,10YR4/2),粘土,小块状结构,较紧,有铁
锰结核,根系较多,过渡不明显。
AhC层:39—58cm,灰黄棕色(湿,10YR5/2),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 多
铁锰结核,少根系,呈舌状过渡。
C层:58—91cm,浊黄棕色(湿,10YR5/3),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 有
胶膜及铁锰结核,根系极少。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因质地粘重,耕性不良,通气透水性能差,春季冷
浆,不利于养分转化,影响幼苗生长,多为坡耕地,易引起水土流失。适宜种植小
麦、玉米等作物。小麦亩产量200kg左右。应合理轮作,实行小麦、大豆、 玉米轮
作制。在深翻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并要有计划地客砂改粘和做好水土保持。荒地
可植树种草,发展林业和牧业生产。
主要性状
黑土层厚30—50cm,棕灰至灰黄棕色, 腐殖质呈舌状下伸。剖面中下部为黄棕色,棱块状结构,结构面胶膜明显,多铁锰结核。并有白色二氧化硅粉末,底部可出现黄棕色砾石,砾石面有不明显的胶膜。质地为壤质粘土至粘土,粘粒含量30—40%。土壤pH值6.5—7.0, 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 阳离子交换量30.4me/100g土。
生产性能
该土种因质地粘重,耕性不良,通气透水性能差,春季冷浆,不利于养分转化,影响幼苗生长,多为坡耕地,易引起水土流失。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小麦亩产量200kg左右。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