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8,123
土壤类型ID
20,280
县市名ID
619
土种名称
粘砾黑土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粘砾黑土,属黑土亚类砾黑土土属。零星分布在吉林省中、 西部波状起伏漫岗的中上部,见于公主岭、九台、长岭、扶余等县(市)。共16.1 万亩(其中耕地11.1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洪积物,剖面为A11—Ah—AhC—C型。 腐殖质层 厚30—50cm,呈灰棕或浊棕色,粒状或团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2—3%。 剖面下层 呈棕色或红棕色,含有较多砾石,棱块状结构,可见小的铁锰结核。土壤质地粘重, 粘粒含量大于25%,为壤质粘土。土壤显中性至微酸性,并随深度的增加pH 值呈下 降趋势,pH范围6.0—7.1。盐基饱和度大于80%,交换性盐基以钙镁为主, 阳离子 交换量15—22me/100g土。据89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1.82%,全氮0 .109%,全磷0.035%,全钾1.74%,碱解氮105ppm,速效磷6ppm,速效钾133ppm。有 效微量元素含量(n=6):铜1.38ppm,锌0.92ppm,铁29.4ppm,锰29. 3ppm , 硼0 .53ppm,钼0.18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梨树县十家堡九间房村东1000m公路南300m处。 地形为波 状起伏漫岗平顶,海拔185m。母质为洪积物。年均温5.8℃,年降水量577mm,≥10℃ 积温3047℃,无霜期152天。旱耕地,作物玉米。 A11层:0—21cm,浊棕色(干,7.5YR5/3),壤质粘土,团块状结构,疏松, 润,根系多量。 Ah层:21—40cm,棕色(干,7.5YR4/3),壤质粘土,块状结构,潮,较紧, 根系多。 AhC层:40—52cm,浊棕色(干,7.5YR5/4),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潮,紧 实。 C1层:52—80cm,亮棕色(干,2.5YR5/6),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 见小铁锰结核,潮,根系少量。 C2层:80—110cm,亮棕色(干,2.5YR5/6),砾质粘壤土,棱块状结构,紧, 潮,无根系。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地势较高,排水通畅,但质地粘重,耕性较差,剖 面下部含有较多红色砂砾。适种玉米、大豆、高梁、谷子等作物,玉米亩产300 — 400kg。改良培肥途径是大量投入有机肥料,特别是优质农家肥和玉米秸秆、 根茬 、深翻,增加活土层厚度,改善土壤耕性。
分布和地形地貌
西部波状起伏漫岗的中上部
面积(公顷)
10,733.33
面积(万亩)
16.1
母质
洪积物
剖面构型
A11—Ah—AhC—C 型
有效土体深度
30—50
主要性状
腐殖质层厚30—50cm,呈灰棕或浊棕色,粒状或团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2—3%。 剖面下层呈棕色或红棕色,含有较多砾石,棱块状结构,可见小的铁锰结核。土壤质地粘重,粘粒含量大于25%,为壤质粘土。土壤显中性至微酸性,并随深度的增加pH 值呈下降趋势,pH范围6.0—7.1。盐基饱和度大于80%, 交换性盐基以钙镁为主, 阳离子交换量15—22me/100g土。
土壤障碍因子
质地粘重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地势较高,排水通畅,但质地粘重,耕性较差,剖面下部含有较多红色砂砾。适种玉米、大豆、高梁、谷子等作物,玉米亩产300 —400kg。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