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薄砾坡黄土,属淋溶褐土亚类老褐黄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辽
宁省西北的阜新、彰武、喀喇沁左翼等县境内,同棕壤相嵌分布,所处地形为丘陵
坡地的中下部,未垦。面积83.0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黄土状坡积物上,剖面为A—Bt—C型。A 层厚度
在15—20cm之间,平均厚度17cm(n=6)。在2m以下偶有斑点状石灰新生体, 碳酸钙
含量1%左右。Bt层发育明显并且深厚,粘化值大于1.30,粘粒的硅铁铝率2.89,硅
铝率3.58,铁的游离度26.9%。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pH7.3—8.2, 阳离子交换量
20.5me/100g土。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除钾素较丰富外,其余均较缺。据剖面分析
(n=6):A层有机质1.39%,全氮0.072%,全磷0.029%,全钾1.72%;速效磷2ppm,速
效钾93ppm(n=2)。表层有效微量元素硼0.03ppm,钼0.03ppm, 锰9. 2ppm , 锌0
.75ppm,铜1.91ppm,铁5.6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朝阳市喀喇沁左翼县白塔子乡三道营子村北山。丘陵坡地
下部,海拔550m。黄土状坡积物。年均温8.2℃,年降水量560mm,≥10℃积温3360℃
,无霜期156天。灌木疏林地。
A层:0—20cm,暗棕色(湿,7.5YR3/4),砾质土,粒状结构,松散, 植物根
系多,无石灰反应。
AB层:20—60cm,棕色(湿,7.5YR4/6),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 植物根
系较多,无石灰反应。
Bt层:60—95cm,棕色(湿,7.5YR4/6),轻砾质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 紧
实,植物根系少,有胶膜,无石灰反应。
BC层:95—200cm,棕色(湿,7.5YR4/6),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无
石灰反应。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土壤侵蚀严重,各种营养元素缺乏,土
壤肥力低。目前多为疏林草地,自然植被有荆条、苦丁香、酸枣等灌木及黄白草、
羊胡草等草本植物,个别地块有人工营造的油松林和刺槐等。由于管理不善,长势
较弱,覆盖率低。今后在改良利用方面:首先要造林种草,营造水源涵养林和薪炭
林,乔、灌、草一齐上。乔木树种有油松、樟子松、刺槐、白榆等;灌木林以沙棘
子和紫穗槐为主;草本可用沙打旺和草木樨混播。其次发展果树生产,一般以苹果
为主,配合栽种梨、山楂、大枣等。
主要性状
A 层厚度在15—20cm之间,平均厚度17cm(n=6)。在2m以下偶有斑点状石灰新生体, 碳酸钙含量1%左右。Bt层发育明显并且深厚,粘化值大于1.30,粘粒的硅铁铝率2.89,硅铝率3.58,铁的游离度26.9%。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pH7.3—8.2, 阳离子交换量20.5me/100g土。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除钾素较丰富外,其余均较缺。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土壤侵蚀严重,各种营养元素缺乏,土壤肥力低。目前多为疏林草地,自然植被有荆条、苦丁香、酸枣等灌木及黄白草、羊胡草等草本植物,个别地块有人工营造的油松林和刺槐等。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