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老黄白土,属石灰性褐土亚类火褐黄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辽
宁省西北部的朝阳、建平、北票、阜新、彰武等县(市)境内的黄土丘陵漫岗区。
全为耕地,面积60.5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富含碳酸钙的黄土母质上, 剖面为A11—A12—B
tk型。通体石灰反应强烈,碳酸钙含量高,土体下部有菌丝状碳酸钙淀积物。耕作
层质地砂质粘壤土或粘壤土,厚度在15—20cm,平均厚度18cm(n=10)。 Btk层出现
在土体500m以下,一般出现在55—80cm,碳酸钙含量5%以上,有菌丝状碳酸钙淀积
物,粘化值1.20左右。土壤呈微碱性或碱性反应,pH7.5—8.7。耕层阳离子交换量
17.20me/100g土。各种养分含量除钾素较丰富外,其余均较缺,据28个农化分析:
有机质含量0.95%,全氮0.050%,速效磷3ppm,速效钾109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朝阳市北票市(县级)三宝乡水泉村。黄土岗地缓坡中部,
中度片蚀,海拔315m。黄土母质。年均温7.8℃,年降水量480mm,≥10℃积温3420℃
,无霜期147天。种植高梁。
A11层:0—16cm,灰棕色(湿,7.5YR4/2),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稍紧,
植物根系多,石灰反应中等。
A12层:16—23cm,浊棕色(湿,7.5YR5/3),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植物
根系少,石灰反应中等。
Bk1层:23—53cm,浊黄色(湿,2.5Y6/3),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 植物
根少,有斑点状碳酸钙淀积物,强石灰反应。
Bk2层:53—102cm,黄色(湿,2.5Y8/6),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无
植物根系,有明显菌丝状碳酸钙淀积,石灰反应强烈。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薄,质地适中,耕性良好,
适耕期较长,但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易干旱,养分含量贫乏,土壤肥力低,另外,
该土亚耕层发育明显,质地粘重,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下扎。目前多
种植高梁、谷子、向日葵等作物,高梁亩产100—250kg。今后在改良利用方面:首
先应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坡度小的修筑梯田,坡度大的挡坝堰、筑地埂、挖排
水沟等。其次水源条件较的地区要发展旱灌,解决干旱问题。第三增施有机肥,培
肥地力,同时合理施用化肥。第四深松、深翻,增加耕作层厚度,为作物根系创造
良好的生长条件。
主要性状
通体石灰反应强烈,碳酸钙含量高,土体下部有菌丝状碳酸钙淀积物。耕作层质地砂质粘壤土或粘壤土,厚度在15—20cm,平均厚度18cm(n=10)。 Btk层出现在土体500m以下,一般出现在55—80cm,碳酸钙含量5%以上,有菌丝状碳酸钙淀积物,粘化值1.20左右。土壤呈微碱性或碱性反应,pH7.5—8.7。耕层阳离子交换量17.20me/100g土。
生产性能
该土种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薄,质地适中,耕性良好,适耕期较长,但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易干旱,养分含量贫乏,土壤肥力低,另外,该土亚耕层发育明显,质地粘重,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下扎。目前多种植高梁、谷子、向日葵等作物,高梁亩产100—250kg。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