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778
土壤类型ID
10,639
县市名ID
91
土种名称
潮砂泥田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潮砂泥田,属潴育水稻土亚类潮泥田土属。 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 青戈江、水阳江、新安江、皖河、潜河等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及河谷盆地,海拔多在100m 以下,面积367.9万亩,以安庆、宣城两地市面积较大。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土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灰潮土。植稻历史悠久,剖面为 Aa —Ap—P—W—C型。部分位于低洼地段的耕层、犁底层附带有次潜特征。潴育层厚50cm 左 右,棱块状结构,结构体面上有多量灰色胶膜和锈纹斑及少量软小铁锰结核。土壤质地为 粘壤土。耕层容重1.28g/cm3。氧化铁的晶胶率自耕层向下渐增,潴育层平均为3.19, 高 于耕层、犁底层5—8倍。土壤呈酸性至中性,pH4.9—7.1。沿剖面盐基饱和度逐渐增高, 至渗育层盐基已趋饱和。土壤保肥能力较弱,阳离子交换量小于15me/100g土。 土壤养分 含量低,据4484个样品分析统计,有机质含量2.16%,全氮0.129%,速效磷8ppm, 速效钾 60ppm。耕层有效硼0.10ppm(n=35),明显低于其临界值0.50ppm,有效钼0.16ppm(n=35), 略高于其临界值0.15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歙县农场丰乐河沿岸二级阶地,地势平坦,海拔120m, 地下水 位1.0m左右,母土为灰潮土。年均温16.4℃,年降水量1498.1mm,年蒸发量1276.8mm,≥ 10℃的积温5163.8℃,无霜期228天。肥—稻—稻轮作。 Aa层: 0—18cm,灰红色(湿,2.5YR 6/2),粉砂质粘壤土,小块状结构,疏松,少量 鳝血斑,多量锈管,多量孔隙,根系密集,pH4.9。 Ap层: 18—27cm,淡红灰色(湿,2.5YR 7/2),粉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 较紧实, 多量根锈,中量细孔隙和细裂隙,中量根系,pH6.5。 P层: 27—48cm,淡红灰色(湿,2.5YR 7/2),粉砂质粘壤土,棱块状结构,紧实,少 量锈纹,锈斑,中量中裂隙和孔隙,少量根系,pH7.1。 W层: 48—100cm,淡红橙色(湿,2.5YR 7/4),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 多量 灰色胶膜和锈纹锈斑,少量软小铁锰结核,中量中裂隙,pH7.1。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壤质地适中,耕性好, 适耕 期7—8天,水、气、热较协调,施肥见效快,水稻前期易早发,中期生长多较稳健。但保 肥性能较弱,养分缺乏,水稻后期常感肥力不足。目前以肥(油)—稻—稻轮作为主,部 分为肥(油、麦)—稻轮作,一般亩施绿肥750—1000kg或土杂肥750—1000kg,标准氮肥 40—60kg,过磷酸钙20—30kg,双季稻年亩产500—700kg,油菜籽80—100kg。 今后利用 改良上应改善水利设施,排灌配套,有次生潜育的田块还应开沟沥水,改肥(油)—稻—稻 为油(麦、肥)—稻轮作,浅水勤灌,旱耕晒垡,增加土壤回旱期,使之脱潜;结合施用有 机肥,稻草还田和绿肥掩青逐步深耕,使耕层厚度由目前的10—15cm增加到20cm以上,以 提高土壤保肥和稳肥能力;合理配施氮磷钾肥,适当补施硼、钼肥,以协调土壤养分。
分布和地形地貌
安徽省的青戈江、水阳江、新安江、皖河、潜河等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及河谷盆地,海拔多在100m以下
面积(公顷)
245,266.67
面积(万亩)
367.9
母质
河流冲积物发育的灰潮土
剖面构型
Aa—Ap—P—W—C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部分位于低洼地段的耕层、犁底层附带有次潜特征。潴育层厚50cm 左右,棱块状结构,结构体面上有多量灰色胶膜和锈纹斑及少量软小铁锰结核。土壤质地为粘壤土。耕层容重1.28g/cm3。氧化铁的晶胶率自耕层向下渐增,潴育层平均为3.19, 高于耕层、犁底层5—8倍。土壤呈酸性至中性,pH4.9—7.1。沿剖面盐基饱和度逐渐增高,至渗育层盐基已趋饱和。土壤保肥能力较弱,阳离子交换量小于15me/100g土。
土壤障碍因子
保肥性能较弱,养分缺乏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土壤质地适中,耕性好, 适耕期7—8天,水、气、热较协调,施肥见效快,水稻前期易早发,中期生长多较稳健。但保肥性能较弱,养分缺乏,水稻后期常感肥力不足。目前以肥(油)—稻—稻轮作为主,部分为肥(油、麦)—稻轮作,一般亩施绿肥750—1000kg或土杂肥750—1000kg,标准氮肥40—60kg,过磷酸钙20—30kg,双季稻年亩产500—700kg,油菜籽80—100kg。 今后利用改良上应改善水利设施,排灌配套,有次生潜育的田块还应开沟沥水,改肥(油)—稻—稻为油(麦、肥
土地利用
水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