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74
土壤类型ID
10,245
县市名ID
144
土种名称
岗褐土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岗褐土,属淋溶褐土亚类老褐黄土土属。 主要分布于江苏省淮阴市洪泽湖沿岸戚嘴黄土岗地上,多数分布于丘岗岗顶以下缓坡地带,常和岗白土插花分布 ,一般海拔在12—52m。面积为53.7万亩(耕地48.1万亩),以泗洪、泗阳两县面积最大。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由戚嘴黄土母质发育而成, 土体由上而下呈中性至弱碱性反 应。土体深厚,以暗黄棕色为主,剖面为A—B型,B层多为棱柱状结构, 结构面有棕色胶 膜和铁锰结核。质地较粘重,据11个剖面样分析,为壤质粘土至粘土,各层粘粒含量分别 为34.7%、38.1%、38.6%,B层粘化值为1.11。B层粘粒硅铝率3.35,硅铁铝率2.67—2.76。 土壤盐基饱和。A层通气孔隙达14.1%,而B层仅3.3%。钾素较为丰富,其它养分均很贫乏 ,据42个剖面样分析,耕层有机质为1.07%;全氮0.080%,全磷0.031%,速效磷6ppm, 速效钾172ppm;有效微量元素锌为0.36ppm,硼为0.1ppm,有效锰含量很高,为49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泗阳县高渡乡九联村6组,岗地上中部,黄土母质。海拔12m , 地下水位100cm以下。年均温14.1℃,年降水量898.8mm,无霜期211天,≥10℃积温4605℃ 。旱耕地。 A11层: 0—14cm,暗灰黄色(2.5Y 5/2),壤质粘土,小块状结构,有铁锰结核,紧实度 1.19kg/cm3。 B1层: 14—51cm,黄棕色(2.5Y 5/3.5),粘土,块状结构,有胶膜和铁锰结核,紧实度 4.0kg/cm3。 B2层: 51—85cm,暗灰黄色(2.5Y 5/2.5),粘土,块状结构,有胶膜和铁锰结核,紧实度 4.27kg/cm3。 B3层: 85—100cm,黄灰色(2.5Y 4/1),粘土,柱状结构,有胶膜和铁锰结核, 紧实度 4.79kg/cm3。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大部分为旱作,一年两熟制,以麦豆轮作比重最大, 占35%, 其次麦甘薯,占30%;另外,棉花占10%,夏花生占5%,还有少量杂粮地。 亩施有机 肥1200kg,氮素10.7kg,磷素3.1kg,亩产小麦218kg,玉米250kg,皮棉50kg,花生150kg, 黄豆60kg,绿豆50kg。今后近水源农田基本建设较好的田块,应推广稻麦轮作,在无灌溉 条件的,宜推广夏种花生或烟草,以提高产值。高坡荒地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分布和地形地貌
江苏省淮阴市洪泽湖沿岸戚嘴黄土岗地上,多数分布于丘岗岗顶以下缓坡地带,常和岗白土插花分布 ,一般海拔在12—52m。
面积(公顷)
35,800
面积(万亩)
53.7
母质
戚嘴黄土母质
剖面构型
A—B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该土种由戚嘴黄土母质发育而成, 土体由上而下呈中性至弱碱性反应。土体深厚,以暗黄棕色为主,剖面为A—B型,B层多为棱柱状结构, 结构面有棕色胶膜和铁锰结核。质地较粘重,据11个剖面样分析,为壤质粘土至粘土,各层粘粒含量分别为34.7%、38.1%、38.6%,B层粘化值为1.11。B层粘粒硅铝率3.35,硅铁铝率2.67—2.76。土壤盐基饱和。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大部分为旱作,一年两熟制,以麦豆轮作比重最大, 占35%, 其次麦甘薯,占30%;另外,棉花占10%,夏花生占5%,还有少量杂粮地。 亩施有机肥1200kg,氮素10.7kg,磷素3.1kg,亩产小麦218kg,玉米250kg,皮棉50kg,花生150kg,黄豆60kg,绿豆50kg。今后近水源农田基本建设较好的田块,应推广稻麦轮作,在无灌溉条件的,宜推广夏种花生或烟草,以提高产值。高坡荒地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