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7,120
土壤类型ID
60,371
县市名ID
1,460
土种名称
红紫砂泥土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红紫砂泥土,属酸性紫色土亚类酸紫砂泥土土属。分布于四川省盆地 南部乐山、宜宾、雅安、自贡等地(市)境内丘陵、低山向斜槽谷中,海拔1000m以下。 面积89.5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白垩纪夹关组红紫色厚砂夹薄页岩风化的坡积物。剖面为 A11--C 型。土体厚60cm左右,土壤呈暗红棕或红棕色,土体内孔隙发育,土粒表面常有 较多的铁质胶膜。土壤质地多为粘壤土及砂质粘壤土。pH5.0--6.2,呈酸性至微酸性反 应。阳离子交换量6me/100g土左右。据30个剖面样分析结果统计: A11层有机质含量 2.56%,速效磷6ppm,速效钾148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4): 锌0.7ppm,铜 0.7ppm,硼0.1ppm,钼0.1ppm,铁33ppm,锰26ppm. 3.典型剖面 采自荥经县太烈乡太平村,丘陵中部缓坡,海拔960m。母质为白垩纪 夹关组紫红色厚砂岩夹薄泥岩风化残坡积物。年均温15.3℃,年降水量1256mm,>=10℃ 积温4767℃,无霜期291天。以小麦(油菜)--玉米轮作为主。 A11层:0-18Cm,暗红棕色(湿,2.5YR3/6),砂质粘壤土,小块状结构,疏松, 根多,pH5.3。 C1层:18-60cm,红棕色(湿,2.5YR4/8),壤土,块状结构,稍紧,根少, pH5.9。 C2层:60-100cm,亮棕色(湿,2.5YR5/8),砂质粘壤土,屑粒状结构,稍紧, 根少,pH5.6。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质地适中,土壤疏松易耕,分布区域为丘陵、谷窄沟长,蔽 被度大,土性偏凉,不利作物生长。农业利用以小麦--玉米套甘薯为主,常年粮食亩产 350--400kg。另外,种植花生、凉薯、生姜、萝卜,不仅产量高,品质亦好。尤其是花生 具有壳薄、色亮、仁皮薄、味浓香的特点,是特产“天府花生”的基地。今后应在施肥上 除注意施用磷肥外,施钼防治小麦死苗和促进花生增产,施锌防治玉米花叶病,施硼防治 油菜花而不实。
分布和地形地貌
境内丘陵、低山向斜槽谷中
面积(公顷)
59,666.67
面积(万亩)
89.5
母质
白垩纪夹关组红紫色厚砂夹薄页岩风化的坡积物
剖面构型
A11—C 型
有效土体深度
60cm左右
主要性状
土壤呈暗红棕或红棕色,土体内孔隙发育,土粒表面常有较多的铁质胶膜。土壤质地多为粘壤土及砂质粘壤土。pH5.0--6.2,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6me/100g土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质地适中,土壤疏松易耕,分布区域为丘陵、谷窄沟长,蔽被度大,土性偏凉,不利作物生长。农业利用以小麦--玉米套甘薯为主,常年粮食亩产350--400kg。另外,种植花生、凉薯、生姜、萝卜,不仅产量高,品质亦好。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