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沟干潮泥,属潴育水稻土亚类潮泥田土属。 主要分布于贯穿上海
市中部地区南北方向,即奉贤、上海、嘉定三县的岗身地带,海拔3.5—4.5m,面积 27.7
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于江海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的二元重叠母土,剖面为 Aa
—Ap—W—C型。土体上部为河流冲积物,土壤颗料较粗,粘壤土,渗透性能较强。下部为
江海沉积物,土质较粘,粉砂质粘土,具有石灰反应,并随土层加深而增强,紧实度为8
.5kg/cm3左右,高于上部层段2—5kg/cm3,故名沟干潮泥。潴育层较厚,灰黄棕色,棱柱
状结构,结构面显有棕灰色胶膜,多铁锰结核和斑纹,氧化铁的晶胶率高于其它层段。耕
作层有机质含量2.29%(n=109),全氮、全磷、全钾分别为0.141%(n=113)、0.076%(n=113)
和2.02%(n=93),缓效钾569ppm(n=14),阳离子交换量15.02me/100g土(n=40)。
3. 典型剖面 采自嘉定县马陆乡马陆村,高坑田,海拔4.0m,年均温15.4℃, 年
降水量1064mm,无霜期237天。
Aa层: 0—15cm,灰棕色(干,7.5YR 5/2),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疏松,有铁锰斑纹,
无石灰反应。
Ap层: 15—27cm,灰棕色(干,7.5YR 5/2),粘壤土,块状结构,稍紧实, 铁锰斑纹
稍多,微石灰反应。
W1层: 27—36cm,灰黄棕色(干,10YR 4/2),粉砂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结构面显有
胶膜,坚实,少量铁锰结核和斑纹,有石灰反应。
W2层: 36—61cm,灰黄棕色(干,10YR 4/2),粉砂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结构面棕色
胶膜明显,紧实,多铁锰结核和斑纹,有小石灰结核,石灰反应稍强。
C层: 61—100cm,褐色(干,10YR 4/3),粉砂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见稀疏铁锰
结核和小石灰结核,石灰反应稍强。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耕性良好,通气爽水,养分易释放,而且也较协调。 下
部层段质地较粘重,有利于托水保肥。由于养分供应较快,宜“少吃多餐”,防止后期早
衰。此类土壤,适种性广,一般种植水稻和麦类,更适种瓜果、蔬菜(大蒜、洋葱)经济
作物。麦、稻常年粮食亩产800kg左右,油菜籽亩产120kg左右,大蒜头亩产550—600kg,
洋葱亩产650—700kg。
分布和地形地貌
贯穿上海市中部地区南北方向,即奉贤、上海、嘉定三县的岗身地带,海拔3.5—4.5
主要性状
土体上部为河流冲积物,土壤颗料较粗,粘壤土,渗透性能较强。下部为江海沉积物,土质较粘,粉砂质粘土,具有石灰反应,并随土层加深而增强,紧实度为8.5kg/cm3左右,高于上部层段2—5kg/cm3,故名沟干潮泥。潴育层较厚,灰黄棕色,棱柱状结构,结构面显有棕灰色胶膜, 多铁锰结核和斑纹,氧化铁的晶胶率高于其它层段。
生产性能
该土种耕性良好,通气爽水,养分易释放,而且也较协调。 下部层段质地较粘重,有利于托水保肥。由于养分供应较快,宜“少吃多餐”,防止后期早衰。此类土壤,适种性广,一般种植水稻和麦类,更适种瓜果、蔬菜(大蒜、洋葱)经济作物。麦、稻常年粮食亩产800kg左右,油菜籽亩产120kg左右,大蒜头亩产550—600kg,洋葱亩产650—700kg。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