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归属与分布 墨脱黄红土,属黄红壤来亚类黄红砾泥土属。分布在西藏墨脱县深切高
山窄谷洪积扇上,海拔1500以下。面积0.6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洪积物。受亚热带湿润气候影响,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较
强,形成黄红壤,经垦种为旱耕地。剖面为 A11--B--C 型。土壤呈棕色、黄棕色,质地为
砂质壤土,底部含较多砾石。B层粉粘比小于1.0,土壤pH5.0左右,呈酸性反应,阳离子
交换量10me/100土左右,结构面上可见明显的铁锰斑。据典型剖面样分析: A11层有机
质含量11.11%,全氮0.432%,碱解氮266ppm,速效磷12ppm,速效钾169ppm。
3.典型剖面 采自墨脱县墨脱乡,洪积扇中部,坡度8^,海拔1080m。母质为洪积
物。年均温22℃,年降水量3000mm,>=10℃积温5900℃。种植玉米、小麦。
A11层:0-16cm,暗棕色(湿,10YR3/3),砂质壤土,碎块状结构,松,根多,
pH4.7。
B层:16-38cm,浊黄棕色(湿,10YR5/4),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中
量铁锰斑;稍紧,根少,pH4.6。
BC层:38-58cm,黄棕色(湿,10YR5/6),轻砾质砂质壤土,砾石含量10%,块状
结构,结构面上有多量铁锰斑;稍紧,根少,pH5.0。
C层:58-90cm,黄棕色(湿,10YR5/8),重砾质砂质壤土,砾石含量30%,粒状
结构,松,无根,pH5.2。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所处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土体深厚,耕性好,适耕期长,
土壤养分含量高,尤其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极高,有利于作物生长。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
产量较高,一年一熟。常年亩产玉米250--300kg,小麦200--250kg。今后应深耕增厚耕作
层,进一步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同时要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水源有保证的地段,
做到精耕细作,增加复种面积,或实行水旱轮作,以便提高粮食产量。
主要性状
土壤呈棕色、黄棕色,质地为砂质壤土,底部含较多砾石。B层粉粘比小于1.0,土壤pH5.0左右,呈酸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10me/100土左右,结构面上可见明显的铁锰斑。
生产性能
该土种所处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土体深厚,耕性好,适耕期长,土壤养分含量高,尤其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极高,有利于作物生长。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较高,一年一熟。常年亩产玉米250--300kg,小麦200--250kg。
典型剖面景观
|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