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6,486
土壤类型ID
60,019
县市名ID
1,379
土种名称
澜沧麻赤红土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澜沧麻赤红土,属赤红壤亚类麻赤土土属。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 西盟、景谷等县海拔800--1500m的缓坡丘陵或山地。面积2.0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风化残坡积物,开垦时间不长或为轮歇耕 地。剖面为 A11--B--C 型。土体深厚,多在100cm以上,表土结构类似松散的香面粉末, 故俗称末香土。B层为红棕色或红色,质地为壤质粘土及粘土,粉粘比小于0.4,土壤 pH5.0--5.5,酸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12--14me/100g土。其下段常有杂色网纹层出现。 据39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 有机质含量4.26%,全氮0.158%,碱解氮177ppm,速效磷 7ppm,速效钾236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锌0.8ppm,铜2.83ppm,硼0.16ppm,钼0.07ppm, 锰49ppm。 3.典型剖面 采自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河乡南德坝,丘陵缓坡,海拔1280m。母质为 花岗岩风化残坡积物。年均温19.1℃,年降水量1629.2mm,>=10℃积温6894.3℃,无霜 期362天。种植陆稻、玉米等。 A11层:0-13cm,暗红棕色(湿,5YR3/6),砂质粘壤土,碎块状结构,松散,多 炭屑,根多,pH5.4。 B1层:13-50cm,亮红棕色(湿,5YR5/8),壤质粘土,小块状结构,紧实,有炭 屑,根较多,pH5.2。 B2层:50-105cm,棕红色(湿,2.5YR5/8),粘土,块状结构,紧实,根少, pH5.5。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通透性好,易耕作,适种性广,但保 水保肥性能较差,易水土流失。目前以种植陆稻为主,亩产100--200kg。也种植玉米、花 生、大豆、小饭豆及瓜类等多种作物。可一年多熟,但因春旱缺水,复种率低,多为一年 一熟。可发展茶叶、甘蔗、柑桔、香蕉等,柑桔良种“勐板桔”就种植在这种土壤上。今 后应修造梯地,固土培肥,实行粮豆、绿肥与经济作物轮间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及单产。
分布和地形地貌
缓坡丘陵或山地
面积(公顷)
1,333.33
面积(万亩)
2
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风化残坡积物
剖面构型
A11—B—C 型
有效土体深度
100cm以上
主要性状
表土结构类似松散的香面粉末,故俗称末香土。B层为红棕色或红色,质地为壤质粘土及粘土,粉粘比小于0.4,土壤pH5.0--5.5,酸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12--14me/100g土。其下段常有杂色网纹层出现。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通透性好,易耕作,适种性广,但保水保肥性能较差,易水土流失。目前以种植陆稻为主,亩产100--200kg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