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6,436
土壤类型ID
50,877
县市名ID
1,145
土种名称
壤质黑棕甸土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壤质黑棕甸土,属棕黑毡土亚类棕黑毡壤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等地(州)的高山区,海拔3300一3650m。面积621.3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砂岩、砂质页岩及千枚岩等风化坡积物,剖面为As一A一AC一Cu型。As为松软的草根层,但不成毡状,腐殖质层较厚,下部与母质层相连,颜色深暗,呈黑棕色或灰棕色,Cu层有较多锈纹锈斑。土壤质地以粉砂质壤土和粉砂质粘壤土为主,粘粒含量15%左右。据典型剖面样分析结果:A层有机质含量17.06%,全氮0.810%,碱解氮441ppm,速效磷6ppm,速效钾67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3):锌1.2ppm、铜1.04ppm、硼3.33ppm、钼0.09ppm、铁31ppm、锰7ppm、硒6.70ppb。 3.典型剖面 采自玛沁县军功乡黄河南岸阴坡,坡度32°,海拔3840m。母质为坡积物。年均温3.7℃,年降水量423.2mm,≥10℃积温1047.2℃,无霜期26天。植物有金露梅、高山柳、鲜卑花、鬼箭锦鸡儿、百里香、杜鹃等、伴生嵩草、苔草、高山锈线菊、披碱草等,覆盖度90%以上。 As层:0一8cm,草毡层。 A层:8一31cm,暗棕色(干,7.5YR3/4),壤土,小块状结构,稍松,根多,pH6.9。 AC层:31一36cm,灰黄棕色(干,10YR5/2),粉砂质壤土,片状结构,稍紧实,根多,pH6.9。 Cu层:36一46cm,灰棕色(干,7.5YR6/2),粉砂质粘壤土,片状结构,紧实,根少,有少量锈斑,pH7.0。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结构良好,土体疏松,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有利于植物生长。植被生长茂密,灌丛植物株高30一120cm,草本植物株高10cm左右,亩产鲜草450一500kg,但可食草类较少,亩产仅100kg左右。同时,灌丛密而高,牲畜不易采食,故放牧率低。但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今后应保护现有植被,辟为水源涵养林地。
分布和地形地貌
高山区
面积(公顷)
414,200
面积(万亩)
621.3
母质
砂岩、砂质页岩及千枚岩等风化坡积物
剖面构型
As—A—AC—Cu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As为松软的草根层,但不成毡状,腐殖质层较厚,下部与母质层相连,颜色深暗,呈黑棕色或灰棕色,Cu层有较多锈纹锈斑。土壤质地以粉砂质壤土和粉砂质粘壤土为主,粘粒含量15%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结构良好,土体疏松,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有利于植物生长。植被生长茂密,灌丛植物株高30一120cm,草本植物株高10cm左右,亩产鲜草450一500kg,但可食草类较少,亩产仅100kg左右。同时,灌丛密而高,牲畜不易采食,故放牧率低。
土地利用
天然牧草地,灌木林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