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640
土壤类型ID
10,567
县市名ID
54
土种名称
泥质田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泥质田,属潴育水稻土亚类潮泥田土属。 分布在浙江省境内河谷 平原高河漫滩和阶地上,以金华市兰溪、东阳和杭州市富阳、余杭面积最大,共有85.2万 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起源于河流冲积物,经过长期的耕种, 土壤层次分化明显, 发育度较好,是河谷平原区的高产水稻土。其剖面为Aa—Ap—W—C型。土体深达1m以上, 质地均一,以粘壤土为主。土壤呈微酸性反应,pH(H2O)5.5—6.5。潴育层发育较好, 棱 柱状结构,铁锰斑纹较多,约占15%左右,土壤的粘粒含量、pH 值和盐基饱和度均明显高 于其它发生层,氧化铁的晶胶率为9.01(n=4),分别为耕层和犁底层的5.7倍和2.8倍。 耕 层土壤有机质3.01%(n=837),胡敏酸碳0.14%,富里酸碳0.46%,胡富比0.3(n=3),全氮0 .174%,速效磷5ppm,速效钾51ppm(n均为825);有效微量元素锌1.57ppm、铜3.55ppm、铁 170ppm、锰42ppm(n均为158)、硼0.17ppm(n=49)、钼0.16ppm(n=13)。 3. 典型剖面 采自丽水市平原乡大陈村河谷平原冲积阶地,海拔63m,河流冲积物。 年均温18.1℃,年降水量1468mm,无霜期255天,≥10℃的积温5718℃。 Aa层: 0—14cm,黄棕色(干,10YR 8/2),壤土,团块状结构,疏松,根系密集, 有 较多鳝血斑,pH(H2O)5.5,有机质1.90%,胡敏酸碳0.2%,富里酸碳0.23%,胡富比0.87。 Ap层: 14—20cm,黄棕色(干,10YR 5/6),壤土,块状结构,稍紧,少量根系,少量 锈斑,约占土体的7%,pH(H2O)5.8。 W层: 20—66cm,淡黄橙色(干,10YR 8/3),壤质粘土,棱柱状结构,紧, 铁锰斑纹 较多,约占土体的15%左右,并夹有结核,pH(H2O)7.0。 C层: 66—100cm,棕色(干,10YR 4/6),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pH(H2O)6.7。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耕作历史悠久,土体深厚,质地适中,通透性好, 耕性 良好,保蓄性能强。土地平整,水利条件优越,沟渠配套,便于机耕,是旱涝保收、高产 稳产的农田。该土适种性广,种植制度以麦—稻—稻为主,其次为肥(油)—稻—稻,金华 市的部分地方实行麦—棉轮作,常年粮食亩产800—1000kg,皮棉亩产100kg左右。早稻基 础亩产322.5kg(杭州市试验),由于三熟制和偏施氮肥,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在早稻 亩施等量氮肥情况下,增施15kg磷肥和10kg钾肥,比单施氮肥亩增54.2kg,增产14.7%(杭 州市试验)。此外,重视施用有机肥和稻草还田,以防地力衰退。
分布和地形地貌
浙江省境内河谷平原高河漫滩和阶地上,以金华市兰溪、东阳和杭州市富阳、余杭面积最大
面积(公顷)
56,800
面积(万亩)
85.2
母质
河流冲积物
剖面构型
Aa—Ap—W—C型
有效土体深度
1m以上
主要性状
土体深达1m以上,质地均一,以粘壤土为主。土壤呈微酸性反应,pH(H2O)5.5—6.5。潴育层发育较好, 棱柱状结构,铁锰斑纹较多,约占15%左右,土壤的粘粒含量、pH 值和盐基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其它发生层,氧化铁的晶胶率为9.01(n=4),分别为耕层和犁底层的5.7倍和2.8倍。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耕作历史悠久,土体深厚,质地适中,通透性好, 耕性良好,保蓄性能强。土地平整,水利条件优越,沟渠配套,便于机耕,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该土适种性广,种植制度以麦—稻—稻为主,其次为肥(油)—稻—稻,金华市的部分地方实行麦—棉轮作,常年粮食亩产800—1000kg,皮棉亩产100kg左右。早稻基础亩产322.5kg(杭州市试验),由于三熟制和偏施氮肥,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在早稻亩施等量氮肥情况下,增施15kg磷肥和10kg钾肥,比单施氮肥亩增54.2kg,增产14.7%(杭州市试验)。此外
土地利用
水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