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545
土壤类型ID
10,515
县市名ID
33
土种名称
红砂泥田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红砂泥田,属潴育水稻土亚类红砂泥田土属。 处于低丘沟谷畈田 和垄田。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吉安、赣州,另外,上饶、鹰潭、抚州、宜春、南昌等地也有 一定面积,共42.4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红砂岩风化物,土层分化较明显,虽受母质颜色影响, 但潴育层发育仍较明显,铁的晶胶率高于其它层次,剖面为Aa—Ap—W型, 其土壤颗粒组 成以砂粒为主,细砂和粗砂含量占60%,粘粒含量低,多在10%左右,质地较轻,多属砂质 壤土,由于耕作层粘粒流失明显,土壤结构差,常出现泥砂结板现象,群众称为泥砂田, 容重大,耕层达1.43g/cm3,土壤易板结。 据165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1.77%,全氮0.089%,碱解氮 91ppm , 速效磷 6ppm,速效钾50ppm。表明该土种有机质与氮素含量均低,虽释放强度较高, 但仍感氮肥 供应不足,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低,速效钾含量低,反映大面积缺钾。 3. 典型剖面 采自弋阳县鱼种场,低丘排田,海拔50m左右,母质为红砂岩风化物。 年均温18℃,年降水量1816mm,无霜期264天,≥10℃积温5749℃。种双季稻。 Aa层: 0—12cm,灰棕色(干,5YR 5/2),砂质壤土,碎块状结构,较紧实,有少量黄 棕色的锈纹,稻根多。 Ap层: 12—19cm,浊棕色(干,7.5YR 5/3),砂质壤土,块状结构,较紧实, 中量红 色锈纹及锈斑,根较少。 W1层: 19—39cm,灰棕色(干,7.5YR 4/2),砂质壤土,棱块状结构,较紧实, 较少 棕色铁锰胶斑及灰色胶膜,稻根极少。 W2层: 39—100cm,浊红棕色(干,5YR 5/3),砂质壤土,棱块状结构,较实,少量褐 色铁条纹。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由于砂性重,泥脚浅,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结构不良, 沉板严重,上午整田下午要立即栽禾,过夜会沉板栽不稳。秧苗反青快,返青之后随即耘 田以免泥砂扎兜影响分蘖。各种养分均较欠缺,属低产水稻类型,目前双季稻的年亩产为 400kg左右。应增施有机肥料,客土掺泥,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起浆性, 增加保蓄能力。施用氮肥应兼前顾后,少量多次,实行氮、磷、钾合理搭配,满足水稻对 各种养分的需要。串灌、漫灌是促使耕层粘粒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原因,应搞好排灌系统, 改串灌为沟灌,防止肥、土流失。
分布和地形地貌
处于低丘沟谷畈田和垄田。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吉安、赣州,另外,上饶、鹰潭、抚州、宜春、南昌等地也有一定面积
面积(公顷)
28,266.67
面积(万亩)
42.4
母质
红砂岩风化物
剖面构型
Aa—Ap—W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其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细砂和粗砂含量占60%,粘粒含量低,多在10%左右,质地较轻,多属砂质壤土,由于耕作层粘粒流失明显,土壤结构差,常出现泥砂结板现象,群众称为泥砂田,容重大,耕层达1.43g/cm3,土壤易板结。
土壤障碍因子
砂性重,泥脚浅,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结构不良
生产性能
该土种由于砂性重,泥脚浅,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结构不良,沉板严重,上午整田下午要立即栽禾,过夜会沉板栽不稳。秧苗反青快,返青之后随即耘田以免泥砂扎兜影响分蘖。各种养分均较欠缺,属低产水稻类型,目前双季稻的年亩产为400kg左右。应增施有机肥料,客土掺泥,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起浆性,增加保蓄能力。施用氮肥应兼前顾后,少量多次,实行氮、磷、钾合理搭配,满足水稻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串灌、漫灌是促使耕层粘粒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原因,应搞好排灌系统,改串灌为沟灌,防止肥、土流失。
土地利用
水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