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归属与分布 洛川粘黑垆,属粘化黑垆土亚类老垆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旬邑、长武、彬易、永寿、礼泉、洛川、富县、黄陵等县境内的黄土高原的塬面、河谷川道台地,海拔900一1500m。面积203.9万亩,其中耕地126.6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黄土,剖面为A11—A12一A—Ab一Bk型。质地均一,通体为粘壤土及壤质粘土。A11、 A12、A为覆盖黄土层,厚30—80cm,疏松多孔,有炭渣、砖瓦等侵入体;Ab层厚63cm左右,较粘,有大量虫孔和蚯蚓粪孔,棱块状结构,结构面上包被暗灰色胶膜,有假菌丝状石灰淀积;Bk层钙积明显,有较多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碳酸钙含量大于11%。土壤pH8.2—8.3,微碱性。据1340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1.01%,全氮0.075%,碱解氮45ppm,速效磷7ppm,速效钾156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16):锌0.4ppm,铜1.11ppm,硼0.27ppm,钼0.05ppm,铁5ppm,锰7ppm。
3.典型剖面 采自洛川县后子头乡西井村新庄子前10m,地面坡度3’,海拔1180m。母质为黄土。年均温10.5oC,年降水量550mm,>10oC积温3600oC,无霜期171天。种植小麦。
A11层:0一15cm,浊黄澄色(干,10YR7/3),粘壤土,团粒状结构,疏松,根多,有瓦片、炭屑侵入体,石灰反应强。
A12层:15—20cm,淡黄澄色(干,10YR8/3),粘壤土,片状结构,较紧实,根多,有瓦片,炭屑侵入体,石灰反应强。
A层:20—32cm,淡黄澄色(干,10YR8/3),壤质粘土,块状结构,较疏松,较多根系,石灰反应强。
Ab1层:32—50cm,棕色(干,7.5YR4/4),粘壤土,棱块状结构,较疏松,根较多,少量霜粉状石灰淀积,石灰反应强。
Ab2层:50—95cm,棕色(干,7.5YR4/3),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较紧实,结构面上有暗灰色胶膜,有较多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石灰反应强。
Bk层:95一132cm,浊黄澄色(干,10YR7/3),粘壤土,块状结构,稍紧实,根极少,有较多量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石灰反应强。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是渭北旱塬主要耕作土壤,土体深厚,土体上轻下粘,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肥力较高,发小苗也发老苗;表层质地砂粘适中,适耕期长,宜种性广,种植小麦千粒重高,品质好;苹果色艳味甘,烤烟品质优良。小麦亩产200—300kg,玉米300—400kg。今后应用养结合,协调养分比例,防止土壤退化;推广测土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种植绿肥、豆类等养地作物,增施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广辟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分布和地形地貌
境内的黄土高原的塬面、河谷川道台地
主要性状
质地均一,通体为粘壤土及壤质粘土。A1l、 A12、A为覆盖黄土层,厚30—80cm,疏松多孔,有炭渣、砖瓦等侵入体;Ab层厚63cm左右,较粘,有大量虫孔和蚯蚓粪孔,棱块状结构,结构面上包被暗灰色胶膜,有假菌丝状石灰淀积;Bk层钙积明显,有较多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碳酸钙含量大于11%。土壤pH8.2—8.3,微碱性。
生产性能
该土种是渭北旱塬主要耕作土壤,土体深厚,土体上轻下粘,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肥力较高,发小苗也发老苗;表层质地砂粘适中,适耕期长,宜种性广,种植小麦千粒重高,品质好;苹果色艳味甘,烤烟品质优良。小麦亩产200—300kg,玉米300—400kg。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