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青底灰泥田,属潴育水稻土亚类潮泥田土属。分布在福建的漳州、
三明、建阳三地市的冲积平原,河谷盆地低洼处,或山间垄口地段,面积61.02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冲积物或冲—洪积物。质地粘重,地下水位较高,
一般50—60cm以下即出现。剖面为Aa—Ap—W—G型。潴育层灰色,棱柱状,有胶膜,锈斑
及铁锰结核,中性,平均厚度35.1±7.5cm,向下为潜育层,青灰色(10BG 4/1),粘, 无
结构,有效铁、锰均比其它层次高。根据耕层农化样分析(n=122):全氮0.15±0.046% ,
全磷0.034±0.018%,全钾1.89±0.69%,平均速效磷8ppm,速效钾70ppm,碱解氮153ppm,
阳离子交换量9.3±3.1me/100g土。
3. 典型剖面 采自云霄县东厦白塔村,为冲积平原,海拔25m,冲积物。年均温21.
1℃,年降水量1694.7mm,≥10℃积温7540.2℃,无霜期349天,三熟制水田。
Aa层: 0—19cm,灰色(干,5Y 4/1),粘壤土,粒状结构,紧,锈斑。
Ap层: 19—24cm,灰色(干,5Y 5/1),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有锈斑。
P层: 24—37cm,灰色(干,5Y 5/1),粉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紧,有锈斑。
W层: 37—58cm,暗黄灰色(干,2.5Y 5/2),粉砂质粘壤土,棱柱状结构,紧实, 有
胶膜,锈斑,铁锰结核。
G层: 58—100cm,暗蓝色(干,10BG 4/1),粉砂质粘壤土,软,亚铁反应强。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稻—稻—麦三熟制。肥力水平与灰泥田相当, 土壤中有
机质、全氮、全钾含量比较丰富,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偏低。耕性尚好,但早春水温土温
回升慢,发苗迟,供肥性较差。为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性能,应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
下水位,防止青泥层抬升和表层次生潜育化,提倡冬翻晒白,促进土壤风化,增施有机肥
和热性肥料,微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田间管理上及时排水烤田,增强土壤通透性,
提高土壤养分的给养能力,发挥土壤生产潜力。
分布和地形地貌
福建的漳州、三明、建阳三地市的冲积平原,河谷盆地低洼处,或山间垄口地段
主要性状
质地粘重,地下水位较高,一般50—60cm以下即出现。 剖面为 Aa-Ap-W-G型。潴育层灰色,棱柱状,有胶膜,锈斑及铁锰结核,中性,平均厚度35.1±7.5cm,向下为潜育层,青灰色(10BG 4/1),粘, 无结构,有效铁、锰均比其它层次高。
生产性能
该土种稻—稻—麦三熟制。肥力水平与灰泥田相当, 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比较丰富,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偏低。耕性尚好,但早春水温土温回升慢,发苗迟,供肥性较差。为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性能,应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青泥层抬升和表层次生潜育化,提倡冬翻晒白,促进土壤风化,增施有机肥和热性肥料,微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田间管理上及时排水烤田,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养分的给养能力,发挥土壤生产潜力。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