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4,995
土壤类型ID
50,041
县市名ID
1,075
土种名称
褐黄土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褐黄土,属褐土亚类褐黄土土属。主要分布在甘肃省陇南山区,即天水市、陇南地区各县及甘南藏族自治州迭山以南的迭部、舟曲两县,海拔1600—2600 m的山坡地。面积176.7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黄土,剖面为 A—AB—Bt-Ck型。土体厚度多在100 cm以上。表层有半腐解的枯枝落时,松软有弹性:A层深厚,多为粒状或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3%—8%。 Bt层多为浊棕色,块状结构,粘化值1.6—2.1,结构面上有胶膜;Ck层石灰淀积明显,碳酸钙含量高达20%左右,有大量石灰假菌丝体。土壤 pH7.2—8.0,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3 me/100 g土左右。据7个剖面样分析结果统计:表层有机质含量3.27,全氮0.204%,速效磷4 ppm,速效钾 111 ppm。 3.典型剖面 采自武山县咀头乡彭家坡村,中山下部,坡度15,海拔1700 m.母质为黄土。年均温8.9o℃,年降水量560 mm,≥10℃积温2850℃,无霜期165天。植被有桦、杨、沙棘、猪芽蓼等,覆盖度80%左右。 A层:0—8 cm,浊黄色(千,2.5 Y6/3),粉砂质壤土,粒状结构,松,根多。 AB层:8—40 cm,灰棕色(干,7.5 YR5/2),粉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紧,根多, 石灰反应弱。 Bt层:40—49 cm,浊棕色(干,7.5 YB6/3),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根少,石灰反应弱。 BCk层:49—86 cm,灰棕色(干,7.5 YR5/2),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紧实,根少,有石灰斑点,石灰反应强。 Ck层: 86—150 cm,灰棕色(干,7.5 YR5/2),砂质壤土,块状结构,紧实,无根,有大量石灰假菌丝体,石灰反应强。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多分布在山梁坡地,土体深厚,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较好,自然肥力较高,是林区较好的林业用地,适宜生长华山松、油松、云杉、五培子、圆刺栎、检皮栎、茅栗、白桦、红桦、山杨、箭竹、毛竹等树种。今后应加强林区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并搞好森林防虫,防火和抚育更新工作。
分布和地形地貌
海拔1600—2600 m的山坡地
面积(公顷)
117,800
面积(万亩)
176.7
母质
黄土
剖面构型
A—AB—Bt-Ck型
有效土体深度
100 cm以上
主要性状
表层有半腐解的枯枝落时,松软有弹性:A层深厚,多为粒状或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3%—8%。 Bt层多为浊棕色,块状结构,粘化值1.6—2.1,结构面上有胶膜;Ck层石灰淀积明显,碳酸钙含量高达20%左右,有大量石灰假菌丝体。土壤 pH7.2—8.0,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3 me/100 g土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多分布在山梁坡地,土体深厚,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较好,自然肥力较高,是林区较好的林业用地,适宜生长华山松、油松、云杉、五培子、圆刺栎、检皮栎、茅栗、白桦、红桦、山杨、箭竹、毛竹等树种。
土地利用
有林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