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404
土壤类型ID
10,437
县市名ID
59
土种名称
底咸砂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底咸砂,属灰潮土亚类灰潮泥土土属。 分布在浙江省的钱塘江河 口两侧,海拔5—6m。以绍兴、杭州等市的面积较大,共有31.8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由近代河口沉积物发育的粗粉砂涂(潮滩盐土) 经筑堤挡潮后 垦残而成,土体已大部脱盐,1m土体内的含盐量已降至0.2%以下,土壤剖面开始分化,为 A—Cu型。土体呈浊黄橙色,砂质壤土至砂质粘壤土,土壤含盐量和碳酸钙含量, 沿剖面 自上而下逐步增大,呈微碱性反应,pH7.0—7.5, 上下土层基本一致, 阳离子交换量在 10me/100g土以下。据农化样分析统计:有机质1.06%,全氮0.066%,速效磷9ppm,速效钾 118ppm(n=165)。 3. 典型剖面 采自绍兴市上虞县盖北谢塘垦残场74丘,滨海平原,海拔5m, 母质 为钱塘江河口沉积物。年均温16.7℃,年降水量1357.4mm,无霜期233天, ≤ 10 ℃积温 5276℃。旱耕地,夏季种棉花,冬季种大麦或绿肥(蚕豆)。 A11层: 0—15cm,浊黄橙色(干,10YR 6/3),粘壤土,屑粒状结构,松散,多量根系, 石灰性反应强,pH7.3。 A12层: 15—25cm,浊黄橙色(干,10YR 6/3),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稍紧, 少量根 系,石灰性反应强,pH7.4。 Cu层: 25—55cm,浊黄橙色(干,10YR 6/4),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稍紧,具有黄 褐色斑块和褐色斑点,石灰反应强,pH7.4。 Cz层: 55—100cm,浊黄橙色(干,10YR 6/4),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 具有少量 云晕纹状锈色斑块,石灰性反应强,pH7.5。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已经多年的垦种培肥, 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垦殖前 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上层土壤也已基本脱盐,因此,种植旱作,在正常的年份已无盐害 之虞,棉花亩产一般在50—60kg以上。但是,轻咸砂的毛管水活动强烈,地下水和下层土 体又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盐分,如耕作管理不善,又逢长期干旱,作物仍会因土体返盐而遭 到盐害,此外,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很低,因此在改良利用上,仍应以围绕着促进土壤进一 步脱盐培肥为目标。
分布和地形地貌
浙江省的钱塘江河口两侧,海拔5—6m。以绍兴、杭州等市的面积较大
面积(公顷)
21,200
面积(万亩)
31.8
母质
近代河口沉积物
剖面构型
A—Cu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土体呈浊黄橙色,砂质壤土至砂质粘壤土,土壤含盐量和碳酸钙含量, 沿剖面自上而下逐步增大,呈微碱性反应,pH7.0—7.5, 上下土层基本一致, 阳离子交换量在10me/100g土以下。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已经多年的垦种培肥, 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垦殖前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上层土壤也已基本脱盐,因此,种植旱作,在正常的年份已无盐害之虞,棉花亩产一般在50—60kg以上。但是,轻咸砂的毛管水活动强烈,地下水和下层土体又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盐分,如耕作管理不善,又逢长期干旱,作物仍会因土体返盐而遭到盐害,此外,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很低,因此在改良利用上,仍应以围绕着促进土壤进一步脱盐培肥为目标。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