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归属与分布 褐黄土,属石灰性褐土亚类火褐黄土土属。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和宁城县、哲里木盟境内的黄土丘陵区,海拔600一800m。面积142.8万亩,其中耕地42.9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剖面为A一Bt一Bk型。A层较薄,小于20cm,质地为粘壤土,粒状结构。阳离子交换量14.1m41009土。Bt层质地较上层细,一般为壤质粘土,块状结构,有粘粒胶膜,粘化值1.2左右。Bk层有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碳酸钙含量10%左右。全刽面有强石灰反应。pH7.9一8.3,微碱牲,上低下高,据19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1.07%,全氮0.081%,速效磷2.6ppm,速效钾89ppm。
3.典型剖面 采自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烧瓜地村西300m处,黄上丘陵陡坡上部,海拔630m。母质为黄土。年均温7.8℃,年降水量110mm,〉=10℃积温3200℃.无霜期150天。荒地,自然植被有本氏针茅、羊草、胡枝子、百里香绎,覆盖度50%。
A层:0一18cm,棕色(湿,7.5YR4/4),粘壤土,粒状结构,较恰,根系多.石灰反应强,pH7.9。
Bt层:18一62cm,黄棕色〔湿.10YR5/8),壤质粘土,块状结构,较紧,根系较多,有不明显粘粒胶膜,石灰反应强,PH7.9。
Bk1层:62一12加m,亮黄棕色(湿,10YR7/6),砂质粗壤土,块状结构,紧,根系少,石灰反应强,有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物,PH8.2。
Bk2层:120一15加m,亮黄棕色(湿,10YR7/6),粘壤土,碎块状结构,较松,根系极少,石灰反应强,可见假菌丝状石灰淀积,p一8.1。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耕性友好,主要障碍因素是干旱、瘠薄、养分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大部分为荒地,只有1/3的已辟为耕地,林地很少.改良利用上应以农为主,农林结合。对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应退耕还林,结合挖水平沟,鱼鳞坑等水土保持工程,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对坡度小于15度的耕地,要修水平梯田,挖抗旱丰产沟等措施,实现等高种植,控制水土流失,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实行草田轮作,培育肥沃的耕作层。同时,大力推广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耕作指施,创造蓄水保墒的耕作层。
主要性状
A层较薄,小于20cm,质地为粘壤土,粒状结构。阳离子交换量14.1m41009土。Bt层质地较上层细,一般为壤质粘土,块状结构,有粘粒胶膜,粘化值1.2左右。Bk层有假菌丝状石灰淀积,碳酸钙含量10%左右。全刽面有强石灰反应。pH7.9一8.3,微碱牲,上低下高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耕性友好,主要障碍因素是干旱、瘠薄、养分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大部分为荒地,只有1/3的已辟为耕地,林地很少.改良利用上应以农为主,农林结合。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