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3,141
土壤类型ID
40,049
县市名ID
744
土种名称
喀喇沁棕麻土
描述
1.归属与分布 喀喇沁棕麻土,属棕壤亚类棕麻土土属。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敖汉族、喀喇沁旗、赤峰郊区等境内的七老图一努鲁儿虎中山山地.海拔950m以上,面积259.9万亩,其中耕地7.7万亩。 2.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剖面为0一Ah-Bmo一C型。土体较薄,一股不足1m。 0层平均厚4cm,为枯枝落叶残体,松软。 Ah层厚15一25cm,多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4.65%。 Bmo层厚20一30cm,质地粘重,以壤质粘土为主,棱块状结构,结构面可有铁锰胶膜。微酸性反应pH5.8一6.5,呈上高下低的趋势.阳离子交换量15me/100g土。据4个剖面样分析结果统计:表层有机质含量4.65%,全氮0.214%,全磷0.086%,全钾2.25%,速效磷3ppm,速效钾98ppm。 3.典型剖面 采自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樱桃沟西南200m处,中山阴坡中部,坡度40度,海拔1218m。母质为花岗岩风化残坡积物。年均温6.0℃,年降水量420mm,>=10℃积温2800℃,无霜期130天左右。林地,生长有白桦、柞树、油松、虎榛棱子、锈线菊、野芍药、唐松草等,覆盖度90%。 0层:0一3cm,枯枝落叶层。 Ah层:3一2cm,棕黑色(湿,7.5YR2/2),粘壤土,团粒状结构,松,根较多,PH6.0。 Bmo层:20一53cm,棕色(湿,7.5YR4/6),壤质粘土,棱块伏结构,可见铁锰胶膜,紧实,根较多,pH5.8。 C层:43一110cm,黄棕色(湿,10YR5/8),粘壤土,块状结构,夹有大量半风化物,pH5.7。 4.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所处地形坡度大,土体薄,含砾石,水土流失严重,不宜耕种。潜在养分较高,速效养分含量低。热量条件差,特别阴坡比较突出.目前多为荒山,占55%,林地占40%,耕地2.9%左右。在改良利用方面,主要应发展林业,营造落叶松,油松等针阔混交林。对现有林地应加强封育管理,严禁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对现有耕地应修成梯田,实行等高种植,地埂、沟边植树种草;大于25度坡的耕地应退耕还林。对大面积荒坡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加挖鱼鳞坑、水平沟等。
分布和地形地貌
中山山地
面积(公顷)
173,266.67
面积(万亩)
259.9
母质
花岗岩风化的残坡积物
剖面构型
O—Ah-Bmo-C 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不足lm
主要性状
土体较薄,一股不足lm。0层平均厚4cm,为枯枝落叶残体,松软。Ah层厚l5一25cm,多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4.65%。Bmo层厚20一30cm,质地粘重,以壤质粘土为主,棱块状结构,结构面可有铁锰胶膜。微酸性反应pH5.8一6.5,呈上高下低的趋势.阳离子交换量15me/100g土。
土壤障碍因子
质地粘重
生产性能
该土种所处地形坡度大,土体薄,含砾石,水土流失严重,不宜耕种。潜在养分较高,速效养分含量低。热量条件差,特别阴坡比较突出.目前多为荒山,占55%,林地占40%,耕地2.9%左右。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