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两合土,属于潮土亚类两合土土属。 分布于江苏省废黄河决口冲
积平原的中缘,是砂土向淤土的过渡地段,海拔5—35m,以睢宁、宿迁和淮阴等县面积最
大,面积183.2万亩(耕地173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黄泛冲积物,剖面为A11—A12—C—Cu型,通体质地较
均一,各层质地均为粘壤土,粘粒含量通体为15—17%,砂粒含量除底土层为52.4%外,其
余各层均为40%左右,土体通气透水性良好。据47个样品测定,耕层容重为1.32g/cm3,总
孔隙度除亚耕层为46%外,其余均为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比较高,为10—20%, 田间持
水量23.77%,土壤自然含水量21.5%,耕层渗透速度为14.38mm/min。据63个样品分析,阳
离子交换量为12.4—13.1me/100g土。通体石灰反应强,碳酸钙含量为7.47—8.47%,土壤
pH8.2—8.8。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据47个样品分析,耕层有机质为1.02%,全氮为0.072%,
全磷为0.062%,速效磷4ppm,全钾为2.17%,速效钾为114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睢宁县朱集乡胡滩村5组,平原旱地,海拔24m,地下水位85cm,
黄泛冲积物母质。年均温13.7℃,年降水量910mm,无霜期217天,≥10℃积温4571℃。玉
米—小麦—甘薯等旱粮轮作。
A11层: 0—15cm,灰黄棕色(10YR 5/2),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细根多,石灰反应强,
pH8.5。
A12层: 15—29cm,浊黄棕色(10YR 4/3),粘壤土,块状结构,石灰反应强,pH8.5。
C层: 29—64cm,黄棕色(10YR 5/3),粘壤土,块状结构,锈纹锈斑明显, 石灰反应
强,pH8.6。
Cu层: 64—100cm,浊黄棕色(10YR 6/3),砂质壤土,块状结构,锈纹锈斑明显, 石
灰反应强,pH8.8。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是潮土中生产性能较好的土壤,质地适中, 结构良好,
遇水不板结,干时不龟裂,耕时爽铧,保水保肥供肥都较好,宜种植各种作物,既发小苗
也发老苗,生产水平较高。大部分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年亩产粮在650kg以上。 今后
利用改良:①应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完善沟渠配套,达到灌得进,排得出,降
得下,根除涝渍危害,防止次生盐渍化。②应提高耕作管理水平,每2—3年深耕深翻一次 ,深耕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使土肥相融,促使土壤熟化、疏松。③增施有机肥,因土配 方施用化肥。
分布和地形地貌
江苏省废黄河决口冲积平原的中缘,是砂土向淤土的过渡地段,海拔5—35m,以睢宁、宿迁和淮阴等县面积最大
主要性状
通体质地较均一,各层质地均为粘壤土,粘粒含量通体为15—17%,砂粒含量除底土层为52.4%外,其余各层均为40%左右,土体通气透水性良好。据47个样品测定,耕层容重为1.32g/cm3,总孔隙度除亚耕层为46%外,其余均为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比较高,为10—20%, 田间持水量23.77%,土壤自然含水量21.5%,耕层渗透速度为14.38mm/min。据63个样品分析,阳离子交换量为12.4—13.1me/100g土。通体石灰反应强,碳酸钙含量为7.47—8.47%,土壤pH8.2—8.8。
生产性能
该土种是潮土中生产性能较好的土壤,质地适中, 结构良好,遇水不板结,干时不龟裂,耕时爽铧,保水保肥供肥都较好,宜种植各种作物,既发小苗也发老苗,生产水平较高。大部分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年亩产粮在650kg以上。 今后利用改良:①应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完善沟渠配套,达到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根除涝渍危害,防止次生盐渍化。②应提高耕作管理水平,每2—3年深耕深翻一次 ,深耕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使土肥相融,促使土壤熟化、疏松。③增施有机肥,因土配 方施用化肥。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