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2,867
土壤类型ID
20,122
县市名ID
649
土种名称
细麻砂土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细麻砂土,属暗棕壤亚类暗麻砂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宾县、 五常、克山、讷河、海林、林口等县山地中下坡,海拔200—300m。面积4264.7万亩(其中耕 地253.1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残积物,剖面为O—Ah—B—C型。土体厚50 —80cm,显棕至亮棕色,剖面中部颜色较浅,块状结构,结构面有棕色胶膜,可见白色二氧 化硅粉末,底部多碎石。质地在粘壤土至粘土之间,粘粒下移淀积明显,B层粘化值1.3以上 。A层厚10—20cm,平均厚14cm,疏松。土壤pH5.5—6.5,呈微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60—8 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20—30me/100g土,交换性H+和Al3+分别为0.44me/100g土、1.56me/1 00g土。据农化样分析统计(n=142):有机质含量13.50%,全氮0.542%,全磷0.122%,全钾1. 68%,碱解氮345ppm,速效磷17ppm,速效钾223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宾县摆渡乡通江村北山腰。海拔259m。母质是花岗岩风化残坡积物 。年均温3.9℃,年降水量563mm,≥10℃积温为2776℃,无霜期140天。自然植被为柞树、 杨树、桦树等次生阔叶杂木林。 O层:0—4cm,半分解的枯枝落叶。 Ah层:4—20cm,棕色(湿,7.5YR4/4),壤质粘土,屑粒状结构,疏松,多根系。 B层:20—70cm,棕色(湿,7.5YR4/6),粘土,块状结构,紧,结构面有棕色胶膜,少 根系。 C层:70—80cm,亮棕色(湿,7.5YR5/6),花岗岩风化碎石。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为宜林土壤,或林牧结合,不宜农垦。因地形所致,水土流 失严重,宜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兴修小型水库、截水沟和排水沟,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对坡耕地应退耕还林。有计划地抚育人工林,改造次生杂木林 和灌木丛,调整树种结构,以培育红松、柞树、杨树为当家树种,建成针阔叶混交林的用材 林基地。建立山区牧场,发展养畜业。
分布和地形地貌
山地中下坡
面积(公顷)
2,843,133.25
面积(万亩)
4264.7
母质
花岗岩风化残积物
剖面构型
O—Ah—B—C型
有效土体深度
50—80
主要性状
显棕至亮棕色,剖面中部颜色较浅,块状结构,结构面有棕色胶膜,可见白色二氧化硅粉末,底部多碎石。质地在粘壤土至粘土之间,粘粒下移淀积明显,B层粘化值1.3以上。A层厚10—20cm,平均厚14cm,疏松。土壤pH5.5—6.5,呈微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60—8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20—30me/100g土,交换性H+和Al3+分别为0.44me/100g土、1.56me/100g土。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为宜林土壤,或林牧结合,不宜农垦
土地利用
有林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