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2,693
土壤类型ID
20,026
县市名ID
591
土种名称
灰棕黄土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灰棕黄土,属棕壤亚类棕黄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沈阳、 辽阳、铁岭、丹东等市的丘陵漫岗上部。面积205.0万亩,均为林地。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第四纪马兰黄土堆积物,剖面为A11—Bt—C 型。A层厚度小于20cm,平均厚度16cm(n=16),颜色发暗,团粒状结构, 疏松多孔 。Bt层多出现在土体50cm以上,厚度39cm(n=16),质地粘重,多为粘壤土,棱块状 结构,结构面附有铁锰胶膜,有的剖面亦有二氧化硅粉末和铁锰结核,粘化值1. 4 2,粘粒的硅铁铝率3.18,硅铝率4.03,铁的游离度20.1%。阳离子交换量20. 0me/ 100g土左右,盐基饱和度大于60%,pH5.3—6.8。据17 个农化样分析:有机质含量 1.98%,全氮0.096%,速效磷3ppm,速效钾107ppm;有效微量元素硼0.50ppm, 钼0 .17ppm,锰29.10ppm,锌1.58ppm,铜2.57ppm,铁55.0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沈阳市东陵区天柱山。漫岗上部,海拔60m。 母质为黄土 堆积物。年均温7.5℃,年降水量730mm,≥10℃积温3400 ℃, 无霜期160天。 现 为落叶松和辽东栎的疏林地。 A层:0—14cm,棕色(湿,7.5YR4/3),粘壤土,团粒状结构,疏松, 植物根 系多,pH5.3。 AB层:14—30cm,浊橙色(湿,5YR6/4),粘壤土,块状结构,稍紧实, 有少 量铁锰胶膜,植物根系较少,pH5.0。 Bt:38—87cm,浊橙色(湿,5YR6/4),粘壤土,棱块状结构,紧实, 有大量 铁锰胶膜及二氧化硅粉末,植物根系少,pH5.0。 B层:87—120cm,浊红棕色(湿,5YR5/4),粘壤土,棱块状结构,紧实, 有 铁锰胶膜,植物根系极少,pH5.0。 C层:120—200cm,浊红棕色(湿,5YR5/4),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pH5 .4。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偏粘,Bt层出现浅,土壤板结,通 透性差,A层薄,养分含量中等,供肥性能较差。另外,水土流失严重, 部分地区 表土已大部被侵蚀,心土已出露地表。目前多生长落叶松,栎林、榛子、荆条等, 长势较弱,覆盖度小于50%。今后以发展水土保持和经济林为主, 在丘陵漫岗顶部 和侵蚀沟处,栽种刺槐、黑松、紫穗槐等乔木、灌木林;在丘陵中部中栽种山楂、 核桃、文冠果等经济林;在丘陵缓坡处栽种苹果、梨、桃等果树,逐步发展成林果 生产基地。
分布和地形地貌
丘陵漫岗上部
面积(公顷)
136,666.67
面积(万亩)
205
母质
第四纪马兰黄土堆积物
剖面构型
A11—Bt—C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A层厚度小于20cm,平均厚度16cm(n=16), 颜色发 暗,团粒状结构, 疏松多孔。Bt层多出现在土体50cm以上,厚度39cm(n=16),质地粘重,多为粘壤土,棱块状结构,结构面附有铁锰胶膜,有的剖面亦有二氧化硅粉末和铁锰结核,粘化值1. 42,粘粒的硅铁铝率3.18,硅铝率4.03,铁的游离度20.1%。阳离子交换量20. 0me/100g土左右,盐基饱和度大于60%,pH5.3—6.8。
土壤障碍因子
质地偏粘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偏粘,Bt层出现浅,土壤板结,通透性差,A层薄,养分含量中等,供肥性能较差。另外,水土流失严重, 部分地区表土已大部被侵蚀,心土已出露地表。目前多生长落叶松,栎林、榛子、荆条等,长势较弱,覆盖度小于50%。
土地利用
有林地,灌木林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