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2,194
土壤类型ID
30,491
县市名ID
447
土种名称
灰紫砂泥田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灰紫砂泥田,属潴育水稻土亚类紫泥田土属。零星分布于湖北省各地 ,长江三峡地区的秭归、巴东、兴山三县,鄂西自治州的恩施、利川两市,鄂中的荆门市、 远安县、宜城县、丹江口水库库区和房县盆地分布较多,为紫色岩低山丘陵,海拔100—800 m。面积24.3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土为灰紫色岩发育的紫色土。剖面为Aa—Ap—W—C,厚1m以上 。土体呈紫色,Ap层以下紫色偏棕;全层均有石灰反应,愈往下愈强烈,微碱性反应。pH7. 5—8.4,阳离子代换量平均为18.9me/100g土。土壤质地较轻,砂粒含量在50%以上,质地为 粉砂质粘壤土或粘壤土,潴育层平均厚度为18cm,棱块状结构,具有铁锰胶膜,pH和阳离子 交换量均大于耕和犁底层。据34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2.14%,全氮0.125%, 全磷0.041%,全钾1.83%,速效磷4.0ppm,速效钾102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7):锌0.63 ppm,硼0.36ppm,锰6.5ppm,铁24.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宜城县刘后乡陈湾,丘陵冲垄田,海拔200m。母质为石灰性紫色砂 页岩风化物。年均温15.7℃,年降水量912mm,≥10℃积温4848℃,无霜期240天。麦、稻两 熟,自流灌溉。 Aa层:0—17cm,浊橙色(湿,5YR6/3),粘壤土,粒状结构,松散,多根系,轻度石灰 反应。 Ap层:17—29cm,浊红棕色(湿,5YR5/4),粘壤土,块状结构,紧实,少量根系,轻度 石灰反应。 W层:29—57cm,浊红棕色(湿,5YR5/4),粘壤土,棱块状结构,紧实,中度石灰反应 ,有少量铁锰胶膜。 C层:57—100cm,棕色(湿,7.5YR4/6),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中度石灰反应。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较轻,干湿易耕,保水性好,但保肥能力较 差,养分含量偏低,严重缺磷缺锌。改良利用的关键是加强培肥和合理施肥,应施足有机肥 ,面施或穴施磷钾肥,配施锌肥。宜昌地区在这类田上施锌肥,早稻亩产增33—58kg,中稻 亩增27—50kg。
分布和地形地貌
紫色岩低山丘陵
面积(公顷)
16,200
面积(万亩)
24.3
母质
灰紫色岩发育的紫色土
剖面构型
Aa—Ap—W—C
有效土体深度
1m以上
主要性状
土体呈紫色,Ap层以下紫色偏棕;全层均有石灰反应,愈往下愈强烈,微碱性反应。pH7.5—8.4,阳离子代换量平均为18.9me/100g土。土壤质地较轻,砂粒含量在50%以上,质地为粉砂质粘壤土或粘壤土,潴育层平均厚度为18cm,棱块状结构,具有铁锰胶膜,pH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大于耕和犁底层。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较轻,干湿易耕,保水性好,但保肥能力较差,养分含量偏低,严重缺磷缺锌。
土地利用
水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