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咸酸土,属含盐酸性硫酸盐土亚类磺酸盐土土属。主要分布在广东省
湛江、江门、深圳、茂名、珠海等滨海沿岸港湾的静风处。面积1.5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滨海沉积物。是由生长红树林并受其富含硫的植物残体分
解物影响发育而成。剖面为Az—Gzsu—Gz型。表层覆盖较厚的枯枝落叶,其下为红树残体埋
藏腐解生成的“木屎层”。红树残体腐解氧化后产生硫酸,使土壤呈酸性,pH3.6—4.6。因
受海水淹浸,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57—2.03%之间,盐分组成以NaCl为主,其次为Na2SO4。
土体中硫化氢嗅味浓且有硫磺聚积斑纹。质地不一,一般在港湾内侧和远离河口处质地偏粘
;港湾外侧或近河口处偏砂,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与质地粗细密切联系,砂质
的较低,粘质的较高。据5个表土样分析统计:有机质含量3.35%,全氮0.110%,全磷0.046%
,全钾1.42%,碱解氮75.3ppm,速效磷2.9ppm,速效钾405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有
效锌103ppm,有效锰242ppm,有效铜12.2ppm,有效硼47.5ppm,有效钼4.4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阳江县九姜围。海拔5m。母质为滨海沉积物。年均温21.0—23.3℃
,年降水量2133mm,≥10℃积温7981.2℃,无霜期347天。生长红树林灌丛,主要树种有老
鼠勒、白骨壤、秋茄、角果木、桐花树等。
Az层:0—20cm,灰棕色(湿,7.5YR5/2),粘壤土,软糊状结构,干时呈块状结构,少
量腐根。pH3.4。
Gzsu层:20—40cm,灰棕色(湿,7.5YR5/2),砂质粘土,块状结构,稍紧,少量腐根,
多量黄棕色硫磺聚积。pH3.3。
Gz层:40—70cm,灰棕色(湿,7.5YR5/2),壤质粘土,软糊状结构,少量腐根。pH3.3
。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生长的红树林具有特殊的林相结构和生理特点,能促淤护岸
,促进海涂扩展,直接参与造陆作用,并具有抗风拒浪、固堤作用。林下腐殖质丰富,鱼虾
蟹螺回游,葱郁林冠可供鸟类栖息,成为水产和鸟类天然的养殖场。红树组织富含单宁,是
一种优良鞣料和染料,有些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或作绿肥、饲料。可见红树林及其土壤是
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生态、经济和科研的价值。为了保护红树林海岸生态平衡
及红树林资源,该土种不宜围垦种植,而应加强保护,有计划地引种和发展红树林。
主要性状
表层覆盖较厚的枯枝落叶,其下为红树残体埋藏腐解生成的“木屎层”。红树残体腐解氧化后产生硫酸,使土壤呈酸性,pH3.6—4.6。因受海水淹浸,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57—2.03%之间,盐分组成以NaCl为主,其次为Na2SO4。土体中硫化氢嗅味浓且有硫磺聚积斑纹。质地不一,一般在港湾内侧和远离河口处质地偏粘;港湾外侧或近河口处偏砂,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与质地粗细密切联系,砂质的较低,粘质的较高。
生产性能
该土种生长的红树林具有特殊的林相结构和生理特点,能促淤护岸,促进海涂扩展,直接参与造陆作用,并具有抗风拒浪、固堤作用。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