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湛江海洼泥,属滨海沼泽盐土亚类海涝洼土土属。主要分布在广东省
湛江、江门、珠海、茂名、惠阳、佛山、汕头等市、县河口三角洲前缘泻湖溺谷湾,如拓林
湾、牛田洋、长沙湾、红海湾范和港、深圳湾、伶仃洋两侧以及广海湾、镇海湾、广州湾、
英罗港等,海拔多在-0.6—-2m左右。面积129.3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于滨海沉积物母质。由于长期或间歇性受海水淹没,土壤盐
渍化和沼泽化特征明显。剖面为Az—Gz型。土体深厚,通体烂糊,除表层数厘米氧化层呈黄
棕色外,主呈蓝灰色。氧化还原电位低,在54—287mV之间。活性铁、锰含量高,前者为5.3
8—14.62me/100g土,后者为0.48—1.35me/100g土。含盐量多在0.4—2%,盐分组成以氯化
钠为主。质地多为壤质粘土,养分含量属中上水平,其中钾素含量较高,尤其速效钾含量丰
富。土壤pH7.8—8.0,交换性阳离子总量18.08me/100g土。据7个表土层样品分析结果统计
:有机质含量2.57%,全氮0.137%,全磷0.062%,全钾2.07%,碱解氮72ppm,速效磷10.9ppm
,速效钾554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3):铜40.83ppm,锌186ppm,钼0.37ppm,硼36.62p
pm,锰83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湛江市坡头滨海潮间带。海拔-1m左右。母质为滨海沉积物。年均温
23.1℃,年降水量1439.9mm,≥5℃积温8459.3℃,基本无霜冻。目前主要用作海水养殖或
种植甘蔗。
Az层:0—20cm,灰色(干,5Y4/1),壤质粘土,糊状结构,pH7.8。
Gz层:20—100cm,灰色(干,5Y4/1),壤质粘土,糊状结构,pH8.0。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是广东省发展围垦种植、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分布广,面
积大且资源丰富,潜在肥力也高,淡水源充足的江口磨刀门两侧约有20万亩可以围垦,海拔
-1m以内就有12.5万亩即可开发。目前正在进行首期工程,已投产部分经济效益显著,种植
甘蔗亩产约6800kg,但因淡水缺乏,含盐量高或围垦过早水深而不能充分利用的面积亦较大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泥滩,应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利用,在淡水水源充足的河口地区,应注意
适时围垦;修建好排灌系统,引淡洗咸;利用结合改造,可采取基塘化降低地下水位;扩种
商品型经济作物,如甘蔗、莲藕、慈菇等,增加经济效益;淡水水源缺乏地区,积极发展海
水养殖业,如蚝蟹、贻贝、珍珠母贝、江篱、海参、龙虾、鲍及鲻、鲷、 、石斑鱼等珍贵
水产品。
主要性状
土体深厚,通体烂糊,除表层数厘米氧化层呈黄棕色外,主呈蓝灰色。氧化还原电位低,在54—287mV之间。活性铁、锰含量高,前者为5.38—14.62me/100g土,后者为0.48—1.35me/100g土。含盐量多在0.4—2%,盐分组成以氯化钠为主。质地多为壤质粘土,养分含量属中上水平,其中钾素含量较高,尤其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pH7.8—8.0,交换性阳离子总量18.08me/100g土。
生产性能
该土种是广东省发展围垦种植、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分布广,面积大且资源丰富,潜在肥力也高,淡水源充足的江口磨刀门两侧约有20万亩可以围垦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