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泥砂赤土,属赤红壤亚类泥砂赤土土属。多分布在广东省惠阳、肇庆
、江门、韶关、广州、珠海、湛江等市、县,海拔350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面积356.1万亩
。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砂页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剖面为A—B—C构型。
土壤层次发育明显,土体厚度大于80cm。表土层厚10—20cm,平均14cm,质地多为粘壤土,
B层多呈红棕色,红色率8—15,质地为壤质粘土,并常有铁锰结核,由于母岩中的砂岩风化
不彻底,常残留有较多的碎石块。土壤养分一般含量中等,速效磷低。据剖面分析统计(n=1
1)。A层有机质含量2.00%,全氮0.112%,全磷0.029%,全钾1.29%,碱解氮100.4ppm,速效
磷1.5ppm,速效钾51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珠海市香洲区下栅佛迳村。低丘坡麓,海拔50m。成土母质为砂页岩
风化坡积物。年均温22.4℃,年降水量1700—2300mm,≥10℃积温7900—8510,基本无霜冻
。植被多为灌丛草被。
A层:0—12cm,棕色(干,5YR5/2),砂质粘壤土,碎块状结构,紧,pH4.6。
B层:12—53cm,红棕色(干,5YR4/6),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夹杂有30%左右碎
石块,pH5.1。
BC层:53—85cm,棕红色(干,2.5YR4/6),壤质粘土,紧实,夹杂有50%左右的紫色和
灰色半风化母岩碎块,pH5.3。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厚度中等,土壤风化度高,植被为马尾松、芒箕、岗松
、桃金娘等植物群落为主,多数地区覆盖度尚好。改良利用措施应以保护好原有植被为主,
积极发展用材林和各种经济林木,增加地面覆盖度。在低丘缓坡处可采取水土保持和改土培
肥措施,种植荔枝、菠萝、梅、李等果树,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赤红壤土类 赤红壤亚类 厚泥赤土54
1. 归属与分布 厚泥赤土,属赤红壤亚类泥赤土土属。主要分布在广东省茂名、梅县
、江门、广州、惠阳、肇庆等市、县,海拔350m以下的低丘陵区。面积205.1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成土母质为片岩、板岩风化的坡积物,剖面A—B—C构型。土体较
厚,在80cm以上,质地较粘,多为壤质粘土。B层深厚,呈黑棕色,残积粘化特征明显,粉
粘比0.6左右,pH5.3—5.5,有效阳离子交换量<6me/100g土,盐基饱和度低。土壤养分除磷
钾含量较低外一般属中上水平,据剖面表土层分析统计(n=9):有机质含量3.14%、全氮0.14
8%、全磷0.021%,全钾0.92%,碱解氮131.8ppm,速效磷2.4ppm,速效钾29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信宜县池洞区旺坡乡旺坡村。低山丘陵中部,海拔210m。母质为片
岩风化的残积物。年均温22.3℃,年降水量1700—1800mm,≥10℃积温5200—7676℃,无霜
期340天以上。植被良好,以马尾松、芒箕群落为主,次为桃金娘、岗松,覆盖度达80—90%
。
A层:0—21cm,灰棕色(干,5YR4/2),壤质粘土,屑粒状结构,松,根系多量,pH5.2
。
B1层:21—42cm,橙色(干,7.5YR6/8),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有少量有机胶膜,
根系中量,pH5.3。
B2层:42—100cm,黄棕色(干,10YR5/8),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根系少量,pH
5.4。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土壤湿度状况较好,植被组成有马尾松、杉林和
常绿阔叶林及芒箕等,覆盖度达60—80%。改良利用措施是:保护好现有林木,防止乱砍滥
伐引起的水土流失;进行杉、松、桂等针阔叶林混交,因地制宜种植李、柿等果树和油茶、
砂仁等经济林木和药材,但要适施磷钾肥并加强管理,提高产量。
主要性状
质地多为粘壤土,B层多呈红棕色,红色率8—15,质地为壤质粘土,并常有铁锰结核,由于母岩中的砂岩风化不彻底,常残留有较多的碎石块。土壤养分一般含量中等,速效磷低。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厚度中等,土壤风化度高,植被为马尾松、芒箕、岗松、桃金娘等植物群落为主,多数地区覆盖度尚好。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