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1,373
土壤类型ID
30,041
县市名ID
355
土种名称
黄砂泥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黄砂泥,属黄色砖红壤亚类砂砖黄土土属。 主要分布在广东 省雷州半岛的海康、遂溪、廉江、徐闻等县以及湛江市郊等地的缓坡台地上。面积 为39.0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浅海沉积物, 经开垦种植发育而成的一类旱作土 壤,剖面为A11—A12—Bs型。土体深厚在1m左右,耕作层(A11)一般厚14cm, 亮黄 棕色,砂质壤土,呈微酸性反应。Bs层为浅黄色,砂质粘壤土至砂质粘土,粉粘比 为0.33—0.54,pH5.2—5.4,呈酸性反应,具有铁磐。据157 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 计:有机质含量0.54,全氮0.055%,碱解氮46ppm,速效磷7.2ppm,速效钾29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海康县龙门区蔡沽岭。台地,缓坡部位,海拔24m。母质为 浅海沉积物。年均温23℃,年降水量1617mm,≥10℃积温8254℃,基本无霜冻。旱 耕地。   A11层:0—14cm,亮黄棕色(干,2.5Y6/6),砂质壤土,碎块状结构,疏松, pH5.8。   A12层:14—24cm,亮黄棕色(干,2.5Y6/6),砂质壤土,块状结构, 稍松, pH5.8。   Bs层:24—100cm,浅黄色(干,2.5Y8/3),砂质粘土,紧,块状结构,有铁磐, pH5.4。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偏砂,耕作容易,宜种性广, 但灌 溉水源不足,常有干旱威胁,养分含量亦很低,特别缺磷、缺钾,作物生长欠佳, 产量不高。改良利用措施是:改善排灌系统,改善农田生态条件、能灌能排;由于 土壤缺肥,应增施有机肥,分次多施钾肥及因土配施磷肥,提高土壤供肥力;此外 ,由于下层土壤质地较好,养分相对较高,可适当轮作深根作物,以利改良土壤。
分布和地形地貌
缓坡台地上
面积(公顷)
26,000
面积(万亩)
39
母质
浅海沉积物
剖面构型
A11—A12—Bs型
有效土体深度
1m左右
主要性状
耕作层(A11)一般厚14cm, 亮黄棕色,砂质壤土,呈微酸性反应。Bs层为浅黄色,砂质粘壤土至砂质粘土,粉粘比为0.33—0.54,pH5.2—5.4,呈酸性反应,具有铁磐。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偏砂,耕作容易,宜种性广, 但灌溉水源不足,常有干旱威胁,养分含量亦很低,特别缺磷、缺钾,作物生长欠佳,产量不高。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