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勤粘土,属脱潜水稻土亚类黄斑粘田土属。主要分布于
江苏省里下河湖荡地区蝶形洼地下缘,所处地形比较低,海拔2m左右,地下水
位70cm,以兴化、高邮、宝应等地分布最多,共有面积126.1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由湖积母质发育而成,剖面为Aa—Ap—Gw—M型。
其特征是:土质粘重,通体粘粒含量在40%左右,为壤质粘土;土体脱钙强烈,
弱或无石灰反应,碳酸钙含量1%左右,pH7.6—8.0,中性偏碱,耕层有锰锈斑
,犁底层有小铁锰结核,均无亚铁反应,脱潜层有锈斑和结核,亚铁反应中等
,铁的晶胶率犁底层为耕层的1.5倍,脱潜层为耕层的1.6倍。土壤有机质丰富
,氮钾含量较高,磷素较缺。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97%,全氮0.169%,全磷
为0.045%,速效磷8ppm,速效钾144ppm,阳离子交换量高达25.07me/100g土。
3. 典型剖面 采自兴化县东潭乡南山村低洼圩区下框田,海拔1.9m,湖积母质。年均 温15℃, 年降水量1000mm,无霜期229天,≥10℃的积温4808℃,稻—麦轮作,沤 改旱28年。
Aa层: 0—13cm,灰色(5Y4/1),壤质粘土,屑粒、碎块状结构,中量螺丝壳,少量贝壳, 有赤褐色小锈斑, 高铁反应强,pH8.2。
Ap层: 13—22cm,灰色(5Y4/1),壤质粘土,块状结构,中量螺丝壳,有小铁锰结核, 高铁反应中, pH8.3。
Gw层: 22—72cm,灰色(5Y 4/1),壤质粘土,棱柱状结构,中量螺丝壳,
有铁锰结构和锈斑,亚铁反应、高铁反应中,pH8.3。
M层: 72—100cm,灰色(7.5Y 4/1),粘土,中大块状结构,极少量贝壳,
有铁锰结核和锈斑,根孔有弱高铁反应,亚铁反应强,pH8.0。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质地粘重,交换量高,保肥能力强,但易滞水
,耕性差,作物迟发,后期贪青迟熟。目前主要生产粮食,为稻—麦轮作田,
粮食年亩产600—700kg。今后改良利用应排涝降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
土壤熟化为主:一是深耕晒垡,勤粘土通体有机质含量较高,宜于深耕,发挥
增产潜力,改善土壤水热状况;二是重视内外三沟的建设,降低地下水位,促
进脱潜层的发育,合理进行作物布局,水旱轮作加速土壤熟化;三是科学施肥
,扩大磷肥施用面积,防止早稻僵苗,同时应重视微肥施用。
分布和地形地貌
江苏省里下河湖荡地区蝶形洼地下缘,所处地形比较低,海拔2m左右,地下水位70cm,以兴化、高邮、宝应等地分布最多
主要性状
土质粘重,通体粘粒含量在40%左右,为壤质粘土;土体脱钙强烈,弱或无石灰反应,碳酸钙含量1%左右,pH7.6—8.0,中性偏碱,耕层有锰锈斑,犁底层有小铁锰结核,均无亚铁反应,脱潜层有锈斑和结核,亚铁反应中等,铁的晶胶率犁底层为耕层的1.5倍,脱潜层为耕层的1.6倍。
土壤障碍因子
易滞水,耕性差,作物迟发,后期贪青迟熟。
生产性能
该土种质地粘重,交换量高,保肥能力强,但易滞水,耕性差,作物迟发,后期贪青迟熟。目前主要生产粮食,为稻—麦轮作田,粮食年亩产600—700kg。今后改良利用应排涝降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熟化为主: 一是深耕晒垡,勤粘土通体有机质含量较高,宜于深耕,发挥增产潜力,改善土壤水热状况;二是重视内外三沟的建设,降低地下水位,促进脱潜层的发育,合理进行作物布局,水旱轮作加速土壤熟化;三是科学施肥,扩大磷肥施用面积,防止早稻僵苗,同时应重视微肥施用。
典型剖面景观
|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
典型剖面高程 |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
详细 |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 土种名称 |
发生层次名称 |
发生层序号 |
层次相对厚度(cm) |
质地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