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地点UsageID
1,064
土壤类型ID
10,797
县市名ID
33
土种名称
萍乡青石灰泥田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萍乡青石灰泥田,属潜育水稻土亚类青灰泥田土属。主 要分布在江西省宜春、吉安、新余等地市丘陵沟谷地带的垄田,面积共3.68万 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物。分布在沟谷低洼地段,地下 水位高,终年有30—40cm处可见地下水,土壤松软糊烂,常年不能耕,人不能 进,群众叫湖洋田。土体受渍水影响,剖面为A—(P)—G或Aa—G型。耕作层深 厚,犁底层不甚明显,潜育层呈灰色或青灰色,糊状或软块状结构,偶尔可见 棕红色胶液。土体呈微碱性反应,含碳酸钙一般在5%左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高,盐基饱和,盐基中钙离子占95%以上。土壤质地一般为粉砂质粘壤土到粉砂 质壤粘土。由于有机质含量高,耕作层的容重低,孔隙度高。而随着土层的深 度加深,孔隙度急剧下降,潜育层的孔隙度约在40%左右。据41个农化样分析结 果统计,有机质4.00%,全氮0.203%,碱解氮160ppm,速效磷6.0ppm,速效钾93ppm 。上述结果说明,该土种有机质与氮素含量丰富,但氮素释放率低(7.88%),钾 素处于中上水平,磷素则偏低,部分田块缺磷情况严重。 3. 典型剖面 采自萍乡市福田乡边塘村,丘陵沟谷垄田,海拔110m,母 土为石灰(岩)土。年均温17.2℃,年降水量1577mm,无霜期278天,≥10℃的积 温5419℃。种双季稻,冬季休闲或种紫云英。 Aa层: 0—21cm,灰棕色(湿,7.5YR 6/4),浊棕色(干,7.5YR 5/3),粉砂 质粘壤土,块状结构,较松,少量锈纹及锈孔,有石灰反应,多量稻根。 Apg层: 21—32cm,浊棕色(湿,7.5YR 6/3),灰棕色(干,7.5YR 6/2),重 砾质粘壤土,块状结构,较松,少量锈纹及锈孔,轻度亚铁反应,有石灰反应 ,较多稻根。 G1层: 32—51cm,灰棕色(湿,2.5Y 6/1),黄棕色(干,2.5Y 5/3),轻砾 质粘壤土,块状结构,较紧,极少量红棕色锈纹,中度亚铁反应,有石灰反应 ,极少根。 G2层: 51—100cm,黄灰色(湿,2.5Y 5/1),灰黄色(干,2.5Y 6/2),重砾 质粘壤土,块状结构,较紧。少量绿褐色有机络合物,重度亚铁反应。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潜在肥力较高,但由于长期渍水,有机物矿化 缓慢。有效成分不高,另外有毒物质(如亚铁、硫化氢)对根系生长也极为不利 ,影响水稻生长,故多为低产田。在栽种一季稻地区,年亩产仅250—300kg。 沿山开深沟排渍水,是改造这类低产田的主要措施。在江西省宜黄、德安等县 推广的垄畦栽,结合配方施肥,一般可增产一成以上,效果比较显著。
分布和地形地貌
江西省宜春、吉安、新余等地市丘陵沟谷地带的垄田
面积(公顷)
2,453.33
面积(万亩)
3.68
母质
石灰岩风化物
剖面构型
A—(P)—G或Aa—G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耕作层深厚,犁底层不甚明显,潜育层呈灰色或青灰色,糊状或软块状结构,偶尔可见棕红色胶液。土体呈微碱性反应,含碳酸钙一般在5%左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高,盐基饱和,盐基中钙离子占95%以上。土壤质地一般为粉砂质粘壤土到粉砂质壤粘土。由于有机质含量高,耕作层的容重低,孔隙度高。而随着土层的深度加深,孔隙度急剧下降,潜育层的孔隙度约在40%左右。
土壤障碍因子
由于长期渍水,有机物矿化缓慢。有效成分不高,另外有毒物质(如亚铁、硫化氢)对根系生长也极为不利,影响水稻生长,故多为低产田。
生产性能
该土种潜在肥力较高,但由于长期渍水,有机物矿化缓慢。有效成分不高,另外有毒物质(如亚铁、硫化氢)对根系生长也极为不利,影响水稻生长,故多为低产田。在栽种一季稻地区,年亩产仅250—300kg。沿山开深沟排渍水,是改造这类低产田的主要措施。在江西省宜黄、德安等县推广的垄畦栽,结合配方施肥,一般可增产一成以上,效果比较显著。
土地利用
水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