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粉白馅棕黄土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粉白馅棕黄土,属白浆化棕壤亚类白浆棕黄土土属。主要分 布在辽宁省东部的清原县,处于丘陵漫岗下部及河流两岸高阶地上。面积2.6 万亩 (其中耕地0.9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黄土状沉积物上,剖面为A—Ae—Bt—C型。质地 上轻下粘,透水性差,雨季上层滞水,土体中季节性处于还原状态,使铁、锰等元 素易随水迁移,形成淡色的Ae层。俗称“白馅”。Ae层一般出现在土体10—20cm中, 厚度25cm(n=4),略显片状,盐基饱和度稍低于上下层,粘粒的硅铁铝率3.34, 硅 铝率4.20,铁的游离度20%左右。Bt层质地粘重,粘粒含量在35%以上,块状结构, 结构面有胶膜和二氧化硅粉末,并有锈纹锈斑及铁锰结核。据8 个农化样分析:有 机质含量3.55%,全氮0.254%,速效磷3ppm, 速效钾130ppm ; 有效微量元素硼0 .26ppm,钼0.10ppm,锰12.00ppm,锌0.65ppm,铜1.11ppm,铁68.2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抚顺市清原县草市乡大板河村。波状高阶地中部, 坡度3 °海拔450m。黄土沉积物。年均温4.8℃,年降水量810mm,≥10℃积温2820℃,无 霜期121天。植被为人工落叶松疏林地。 A层:0—10cm,棕色(湿,7.5YR4/4),粘壤土,屑粒状结构,疏松, 植物根 系多,pH6.0。 Ae层:10—29cm,浊黄橙色(湿,10YR6/4),壤质粘土,鳞片状结构,稍紧 ,植物系少,pH6.2。 Bt1:29—56cm,棕色(湿,7.5YR4/6),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紧实,有铁 锰胶膜及二氧化硅粉末,pH6.4。 Bt2层:56—75cm,浊棕色(湿,7.5YR5/4),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 紧实 ,有铁锰结核及二氧化硅粉末,pH6.2。 BC层:75—120cm,浊橙色(湿,2.5YR6/3),粉砂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 有多量锈纹锈斑及铁锰结核,pH6.0。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自然植被为人工栽植的落叶松,长势较好,覆盖率 70%以上。土壤侵蚀轻。旱耕地多种植玉米、高梁等作物,土壤湿度大, 通透性差 ,适耕期短,耕性不良,泡浆,湿时中耕起明条,干时土硬紧实。 玉米亩产250kg 左右。 今后应深松改土,逐年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料, 适当减少氮素化肥的施 用量,增施磷肥,施用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减轻对磷的固定作用,增加利用率。 棕壤土类 潮棕壤亚类 底黑山根土56 1. 归属与分布 底黑土根土,属潮棕壤亚类潮棕泥砂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辽 宁省瓦房店、庄河、普兰店、金州等市(县、区),所处地形部位多为山前坡积裙 土。面积11.5万亩,均为旱耕地。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异元母质上,剖面为A11—Bu—IIA型。土壤上层 为大于50cm厚的花岗岩风化坡积物,下层为埋藏剖面,被埋藏剖面的黑土层厚度直 至1m以下;另外,该土种受地下水或侧流水的影响,土体的中、下部有锈纹斑和二 氧化硅粉末等新生体,耕作层厚度17cm,质地砂质壤土,粘粒的含量不超过12%, 砂粒的含量80%左右。个别剖面有亚耕层发育。据12 个剖面统计:埋藏黑土层出现 在土体50—75cm中,平均出现在60cm处,质地粘重,养分含量高,具有托水托肥的 作用。土壤多呈中性反应,pH6.0—6.9。阳离子交换量由表层向下逐渐增加,耕作 层11.1me/100g土左右,埋藏黑土层大于15me/100g土。据12个剖面样分析:耕作层 有机质含量1.53%,全氮0.075%,全磷0.033%,全钾1.24; 速效磷5ppm , 速效钾 84ppm(n=6)。 3. 典型剖面 采自大连市瓦房店永宁乡平家村。 山前坡积裙中下部, 海拔 80m。年均温9.2℃,年降水量680mm,≥10℃积温3510℃,无霜期188天。种植高梁。 A11层:0—20cm,浊棕色(湿,7.5YR5/4),砂质壤土,团块状结构,较紧, 有少量锈纹锈斑及铁锰胶膜, 植物根系多,pH6.8。 Bu:20—50cm,浊棕色(湿,7.5YR5/4),砂质壤土,块状结构,较紧, 有少 量锈纹锈斑及铁锰胶膜,植物根系多,pH6.8。 IIAu层:50—100cm,暗棕色(湿,7.5YR3/4),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 紧 ,有锈纹锈斑,植物根系少,pH7.2。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耕作层质地粗,大孔隙多,毛管孔隙少,保水保肥 性能差,易跑水跑肥,养分含量低。埋藏黑土层质地粘重,养分含量高,蓄水保肥 能力强,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另外,该土种所处地区气温较高,光照条件好,水 分充足,耕作管理细,化肥施用量大,产量较高,玉米亩产250—300kg。今后改良 利用应注意采取如措施:增施农肥和秸秆肥,同时注意磷肥的施用量,满足作物的 需要;采取淤泥或粘土压砂,改良土壤质地;耕种时拣出石块,以便于精耕细作; 顺山坡挖排水沟,防止山洪的冲刷危害;多种深根作物,以便充分利用土壤下部的 养分。
分布和地形地貌
丘陵漫岗下部及河流两岸高阶地上
面积(公顷)
1,733.33
面积(万亩)
2.6
母质
黄土状沉积物上
剖面构型
A—Ae—Bt—C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质地上轻下粘,透水性差,雨季上层滞水,土体中季节性处于还原状态,使铁、锰等元素易随水迁移,形成淡色的Ae层。俗称“白馅”。Ae层一般出现在土体10—20cm中,厚度25cm(n=4),略显片状,盐基饱和度稍低于上下层,粘粒的硅铁铝率3.34, 硅铝率4.20,铁的游离度20%左右。Bt层质地粘重,粘粒含量在35%以上,块状结构,结构面有胶膜和二氧化硅粉末,并有锈纹锈斑及铁锰结核。
土壤障碍因子
生产性能
该土种自然植被为人工栽植的落叶松,长势较好,覆盖率70%以上。土壤侵蚀轻。旱耕地多种植玉米、高梁等作物,土壤湿度大, 通透性差,适耕期短,耕性不良,泡浆,湿时中耕起明条,干时土硬紧实。 玉米亩产250kg左右
土地利用
有林地,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