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粘白馅棕黄土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粘白馅棕黄土,属白浆化棕壤亚类白浆棕黄土土属。集中分 布在辽宁省东部清原县的草市乡,处于丘陵漫岗下的平地上,面积0.8万亩, 均为 旱耕地。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沉积物上,剖面为A11—Ae—Bt—C型。 该土通体质地粘重,多为壤质粘土或粉砂质粘土。Ae层在上层滞水的影响下,土壤 颜色变浅,多为淡黄色或黄色,粘粒的硅铁铝率2.70,硅铝率3.05, 铁的游离度2 5.6%,另外,该层多出现在土体25—30cm之间,为深位。Bt层粘粒含量在35% 以上 ,粘化值1.26。板结,透水性差,土体中铁锰胶膜明显,并有锈纹锈斑及铁锰结核 等新生体。土壤呈微酸性,pH5.4—6.0;盐基饱和度在70—80%; 阳离子交换量较 高,除Ae层稍低外,其余层次均在20me/100g土以上。据3个剖面分析:耕作层有机 质含量2.79%,全氮0.182%,全磷0.050%,全钾1.86%,速效磷12ppm,速效钾94ppm; 有效微量元素硼0.14ppm,钼0.37ppm,锰8.9ppm,锌0.45ppm,铜0.47ppm, 铁32 .80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抚顺市清原县草市乡大板河村。黄土漫岗下的平地上,海 拔400m。母质为黄土沉积物。年均温4.7℃,年降水量820mm,≥10℃积温2810℃, 无霜期120天。种植玉米。 A11层:0—27cm,灰棕色(湿,7.5YR5/2),壤质粘土,碎块状结构,较紧, 植物根系少,pH5.6。 Ae层:27—35cm,淡黄色(湿,2.5YR7/3),粉砂质粘壤土,棱块状结构, 紧 ,植物根系少,pH6.0。 Bt1:35—67cm,黄棕色(湿,10YR5/8),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极紧实, 有铁锰胶膜及结核,pH5.8。 Bt2层:67—100cm,棕色(湿,7.5YR4/6),粉砂质粘土,棱块状结构, 紧实 ,有铁锰结核及大量锈纹锈斑,pH6.8。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的特点是粘、板、酸,通体质地粘重,耕性不良, 适耕期短,湿耕时易起明条和垡块,土壤通透性差,板结,呈微酸性,目前主要种 植玉米、高梁等作物,玉米亩产200—300kg。今后应逐年施用炉灰渣,增施秸秆肥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挖排水沟,解决上层滞水;增加磷肥施 ,适量施用石灰, 以减少酸性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
分布和地形地貌
处于丘陵漫岗下的平地上
面积(公顷)
533.33
面积(万亩)
0.8
母质
第四纪黄土沉积物上
剖面构型
A11—Ae—Bt—C型
有效土体深度
主要性状
Ae层在上层滞水的影响下,土壤颜色变浅,多为淡黄色或黄色,粘粒的硅铁铝率2.70,硅铝率3.05, 铁的游离度25.6%,另外,该层多出现在土体25—30cm之间,为深位。Bt层粘粒含量在35% 以上,粘化值1.26。板结,透水性差,土体中铁锰胶膜明显,并有锈纹锈斑及铁锰结核等新生体。土壤呈微酸性,pH5.4—6.0;盐基饱和度在70—80%; 阳离子交换量较高,除Ae层稍低外,其余层次均在20me/100g土以上。
土壤障碍因子
质地粘重
生产性能
该土种的特点是粘、板、酸,通体质地粘重,耕性不良,适耕期短,湿耕时易起明条和垡块,土壤通透性差,板结,呈微酸性,目前主要种植玉米、高梁等作物,玉米亩产200—300kg。
土地利用
旱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高程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mm)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土种名称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质地 详细

统计剖面理化性质
省名 土种名称 发生层名称 质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