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棕红泥砂土,属于复盐基红粘土亚类麻红粘泥土属。 分布在浙江舟山、温州等市的海岛低丘,共有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1.1万亩)。 2. 主要性状:该土种的母质以花岗岩类风化物为主,剖面为A—(B)—C型。土体厚
度平均为85cm以上,以壤质粘土为主;微酸性反应,pH5.5—6.5。(B)层红色率平均为4.1,
有效阳离子交换量9.34me/100g土(n=22),盐基饱和度为86.9%。A层有机质1.52%,全氮0
.076%,全磷0.026%,全钾2.17%(n=8)。
3. 典型剖面: 采自舟山市普陀区庙子湖岛,低丘上部,海拔120m。 母质为花岗岩
风化残积物。年均温16.3℃,年降水1201.2mm,无霜期260天,≥10℃积温5091℃。 植被
为黑松、茅草。
A层: 0—30cm,浊黄橙色(干,10YR 7/4),粘壤土,屑粒状结构,多量根系,向下层
逐渐过渡,pH6.3。
(B1)层: 30—70cm,亮棕色(干,7.5YR 5/6),壤质粘土,含少量石英, 块状结构,
少量根系,pH6.1。
(B2)层: 70—145cm,红棕色(干,2.5YR 4/6),壤质粘土,石英砂粒少见,块状结构,
紧实,pH6.0。
(B)C层: 145—200cm,亮红棕色(干,5YR 5/8),含有较多石英砂粒,壤质粘土, 块
状结构,pH6.0。
C层: 200cm以下:浅橙色(干,5YR 8/4),球状半风化残体。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目前在浙江南部洞头县大部已垦为坡耕地, 种植大麦、
甘薯、豆类等作物;在浙北嵊泗、岱山、普陀等县区,则以黑松为主,部分垦种旱粮,还
有相当一部分生长茅草。沿海岛屿农民有施鱼卤肥的习惯,对pH值高、盐基过饱和的农地,
应停止施用鱼卤肥。
主要性状
土体厚度平均为85cm以上,以壤质粘土为主;微酸性反应,pH5.5—6.5。(B)层红色率平均为4.1,有效阳离子交换量9.34me/100g土(n=22),盐基饱和度为86.9%。
农化性质
A层有机质1.52%,全氮0.076%,全磷0.026%,全钾2.17%(n=8)。
生产性能
该土种目前在浙江南部洞头县大部已垦为坡耕地, 种植大麦、甘薯、豆类等作物;在浙北嵊泗、岱山、普陀等县区,则以黑松为主,部分垦种旱粮,还有相当一部分生长茅草。沿海岛屿农民有施鱼卤肥的习惯,对pH值高、盐基过饱和的农地,应停止施用鱼卤肥。
耕层养分
土地利用 |
有机质(%)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详细 |
耕层速效微量元素
有效锌(mg/kg) |
有效铜(mg/kg) |
有效硼(mg/kg) |
有效钼(mg/kg) |
有效铁(mg/kg)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