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薄红麻砂土
亚类名称
红壤性土
土类名称
红壤
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薄红麻砂土,属红壤性土亚类麻砾红土土属。主要分布于湖北东南部 的咸宁、黄冈、黄石、鄂州等地(市)的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和陡坡,海拔多为200—500m。 面积143.8万亩,其中耕地12.1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于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风化物,层次发育不明显,剖面为A— (B)—C型。风化层深厚,可达4—5m;但土体厚度在1m左右,呈黄橙色,质地轻,以砂质壤 土为主,且砾石含量高达20—40%;酸性较强,pH5.0—5.5;有效阳离子交换量4.8me/100g 土。(B)层发育差,粉粘比为1.4—1.6,盐基饱和度45%左右,粘粒硅铝率2.60左右。据61个 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1.18%,全氮0.060%,全磷0.079%,全钾2.26%,速效磷5. 5ppm,速效钾71ppm,缓效钾378ppm;有效微量元素0.28ppm(n=2),硼0.21ppm,铜0.18pp m,锰6.11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浠水县马垅乡。丘陵中上部,坡度30°,海拔45m。中度片蚀,花岗 岩风化物母质。年均温16.9℃,年降水量1348mm,≥10℃积温5405℃,无霜期257天。植被 为松林、茅草、马鞭草,覆盖度50%。 A层:0—17cm,黄橙色(湿,10YR7/8),重砾质砂质壤土,碎块状结构,松散,根系较 多。 (B)层:17—39cm,黄橙色(湿,7.5YR7/8),重砾质砂质壤土,碎块状结构,较紧,根 少。 C层:39—100cm,淡黄橙色(湿,7.5YR8/6),重砾质砂土,为花岗岩半风化物。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质轻松散,遍地皆砂,结构差,土性燥,易旱,跑水跑肥跑 土,土壤养分含量极低。暴雨时,土壤侵蚀严重,还毁坏下部农田,淤塞河流,水库。利用 上应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实行坡改梯,挑压塘泥,客土改砂;实行配方施肥,作物生长中、 后期补施速效肥防早衰;适于种植花生、黄豆、马铃薯等。林荒地应严格实行封山育林,严 禁毁林开荒、铲草皮和过度打树杈。
地形地貌
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和陡坡
面积(万亩)
143.8
母质
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风化物
剖面构型
A—(B)—C型
有效土体(cm)
主要性状
风化层深厚,可达4—5m;但土体厚度在1m左右,呈黄橙色,质地轻,以砂质壤土为主,且砾石含量高达20—40%;酸性较强,pH5.0—5.5;有效阳离子交换量4.8me/100g土。(B)层发育差,粉粘比为1.4—1.6,盐基饱和度45%左右,粘粒硅铝率2.60左右。
农化性质
据61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1.18%,全氮0.060%,全磷0.079%,全钾2.26%,速效磷5.5ppm,速效钾71ppm,缓效钾378ppm;有效微量元素0.28ppm(n=2),硼0.21ppm,铜0.18ppm,锰6.11ppm。
土壤障碍
生产性能
该土种质轻松散,遍地皆砂,结构差,土性燥,易旱,跑水跑肥跑土,土壤养分含量极低。暴雨时,土壤侵蚀严重,还毁坏下部农田,淤塞河流,水库。
土地利用
旱地
耕层养分
土地利用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详细

耕层速效微量元素
有效锌(mg/kg) 有效铜(mg/kg) 有效硼(mg/kg) 有效钼(mg/kg) 有效铁(mg/kg)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