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九峰麻红泥,属红壤亚类麻红泥土属。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梅县、惠阳
、韶关、肇庆等县、市境内300—700m的低山丘陵坡地。面积为3.8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母质为花岗岩残坡积物,经垦殖后发育成的旱耕土壤,剖面为A11
—B—C型。耕作时间久的可见亚耕层,土体厚约1m以上,质地偏粘,多为壤质粘土。B层发
育较好,呈灰红色,酸性反应,pH4.8—6.0,粉粘比小于1.0,粘粒硅铝率为1.96,并具有
铁锰结核。耕层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pH5.5—6.3,有效交换量6.5me/100g土,其中交换性
酸为3.47me/100g土,交换性铝占90%以上,盐基饱和度较低。据碱解氮102ppm,速效磷10.5
ppm,速效钾123ppm;有效微量元素:锌0.6ppm,铜0.20ppm,钼0.055ppm,硼0.10ppm,?
?6.1ppm,铁61.5ppm。
3. 典型剖面: 采自乐昌县九峰区横坑伏凹。丘陵缓坡,海拔350m。母质为花岗岩风化
坡积物。年均温19.6℃,年降水量1522.3mm,≥10℃积温6386.5℃,无霜期304天。种植作
物有甘薯、花生、木薯、玉米等。
A11层:0—22cm,亮棕色(干,2.5YR5/8),壤质粘土,粒状结构,疏松,根系多,pH5.
9。
B层:22—45cm,灰红色(干,10R5/2),壤质粘土,块状结构,稍紧,根系少,具铁锰
结核,pH5.8。
BC层:45—100cm,灰红色(干,10R5/2),砂质粘土,块状结构,紧实,根系极少,具
铁锰斑,pH5.2。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耕层深厚,质地偏粘,保水保肥性较好,肥力中上,适种性
较广,如甘薯、高梁、玉米、豆类、油类、果树、药材皆可种植。由于目前绝大多数未建成
梯田,无灌溉措施,属“三跑”旱地。耕作管理粗放,种植甘薯、花生、黄豆、木薯等作物
产量一般较低。如甘薯亩产600—750kg,黄豆、花生50kg。改良利用主要措施是:建好水平
梯田,梯田上方开好排洪沟,梯田内开好竹节沟,增加蓄水防旱能力,减少或避免水土流失
;合理轮作豆类作物,配施钼等微量元素,注意用养结合;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
。
主要性状
质地偏粘,多为壤质粘土。B层发育较好,呈灰红色,酸性反应,pH4.8—6.0,粉粘比小于1.0,粘粒硅铝率为1.96,并具有铁锰结核。耕层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pH5.5—6.3,有效交换量6.5me/100g土,其中交换性酸为3.47me/100g土,交换性铝占90%以上,盐基饱和度较低。
农化性质
碱解氮102ppm,速效磷10.5ppm,速效钾123ppm;有效微量元素:锌0.6ppm,铜0.20ppm,钼0.055ppm,硼0.10ppm,??6.1ppm,铁61.5ppm。
生产性能
该土种耕层深厚,质地偏粘,保水保肥性较好,肥力中上,适种性较广,如甘薯、高梁、玉米、豆类、油类、果树、药材皆可种植。
耕层养分
土地利用 |
有机质(%)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详细 |
耕层速效微量元素
有效锌(mg/kg) |
有效铜(mg/kg) |
有效硼(mg/kg) |
有效钼(mg/kg) |
有效铁(mg/kg)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