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归属与分布: 青紫泥,属于脱潜水稻土亚类黄斑粘田土属。分布于上
海市西部地区淀泖洼地边缘,地势稍低,海拔2.5—3.2m,以松江、青浦和金山
三县境内最集中,嘉定县的西部洼地亦有小面积分布,共有面积36.8万亩。
2. 主要性状: 该土种发育于湖积物,受地下水影响,长期处于潜育化过
程。目前已向脱潜育方向演化,土体深1m以上,质地粘重,为粉砂质粘土或粘
土,湿时土体基本色泽为青紫色,通称青紫泥。剖面为Aa—Ap—Gw—G型。通常
在土体中下部埋藏有腐泥层或泥炭层,土体中脱潜层已发育,土色以淡灰黄色
为主,有别于暗棕色和棕灰色 的上下层段,氧化铁的晶胶率高于耕作层和犁底
层,土壤pH值和盐基饱和度,均高于其它层段,标志出脱潜特征。农化样分析
,耕作层有机质贮量丰富,为4.18%(n=1775),全钾全磷含量较高,分别为2.33%(n=900)
和0.073%(n=165),速效磷缓效钾分别为18ppm和598ppm,pH值为6.5—7.8,阳
离子交换量为20me/100g土。
3. 典型剖面: 采自青浦县城东乡,湖积洼地,海拔2.6m,母质为湖积物
。年均温15.5℃,年降水量1032.8mm,无霜期236天。水稻田。
Aa层: 0—15cm,灰棕色(干,7.5YR 4/2),粉砂质粘土,碎块状结构,较
松,根系密集,有少量 鳝血锈纹,无石灰性反应。
Ap层: 15—20cm,暗棕色(干,7.5YR 3/4),壤质粘土,大块状结构,稍紧
,有少量根系,沿根孔有锈纹,无石灰反应。
Gw层: 20—35cm,淡灰黄色(干,2.5Y 7/2),壤质粘土,棱块状结构,稍
紧,结构面有灰色胶膜,多铁锰斑纹,有少量铁锰结核,无石灰反应。
IIM层: 35—72cm,棕黑色(干,7.5YR 2/2),粘土,垂直节理发育,稍紧
,有少量铁锰斑和结核,无石灰反应。
IIG层: 72—100cm,棕灰色(干,10YR 5/1),粘土,糊状,软烂,无石灰
反应。
4. 生产性能综述: 该土种土质粘重,适耕期较短,耕性不良,湿耕土垡
易成条。潜在养分贮量较高,保肥性较好,养分不易释放。早春土温低,易僵
苗,分蘖推迟,根系发育受阻,易发黄变黑,不利早稻发棵,后期贫青迟熟。
宜多采用“苗期重,中期控,后期补”的养分调节施肥法,防止施肥过多偏晚
影响产量。种植制度麦、稻、稻和油菜、稻、稻,以及绿肥、稻、稻等三熟方
式,粮食常年亩产750kg左右,油菜籽100kg左右。为加速土壤脱潜,提高土壤
内排水性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在松江县泗联乡东查大队,进行了排
水治渍的研究,试验证明,在雨水特多年份,小麦大面积减产可达50%左右,而
排水治渍试验区仅提高了土壤的抗逆性,对此种土壤都应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
措施,田间沟渠配套,增施有机肥和改土措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
通透性,促进养分转化,发挥土壤生产潜力。
地形地貌
上海市西部地区淀泖洼地边缘,地势稍低,海拔2.5—3.2m,以松江、青浦和金山三县境内最集中,嘉定县的西部洼地亦有小面积分布
主要性状
通常在土体中下部埋藏有腐泥层或泥炭层,土体中脱潜层已发育,土色以淡灰黄色为主,有别于暗棕色和棕灰色 的上下层段,氧化铁的晶胶率高于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pH值和盐基饱和度,均高于其它层段,标志出脱潜特征。
农化性质
农化样分析,耕作层有机质贮量丰富,为4.18%(n=1775),全钾全磷含量较高,分别为2.33%(n=900)和0.073%(n=165),速效磷缓效钾分别为18ppm和598ppm,pH值为6.5—7.8,阳离子交换量为20me/100g土。
土壤障碍
该土种土质粘重,适耕期较短,耕性不良,湿耕土垡易成条。
生产性能
该土种土质粘重,适耕期较短,耕性不良,湿耕土垡易成条。潜在养分贮量较高,保肥性较好,养分不易释放。早春土温低,易僵苗,分蘖推迟,根系发育受阻,易发黄变黑,不利早稻发棵,后期贫青迟熟。宜多采用“苗期重,中期控,后期补”的养分调节施肥法,防止施肥过多偏晚影响产量。种植制度麦、稻、稻和油菜、稻、稻,以及绿肥、稻、稻等三熟方式,粮食常年亩产750kg左右,油菜籽100kg左右。为加速土壤脱潜,提高土壤内排水性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在松江县泗联乡东查大队,进行了排水治渍的研究,试验证明,在雨水特多年份,小麦大
耕层养分
土地利用 |
有机质(%)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详细 |
耕层速效微量元素
有效锌(mg/kg) |
有效铜(mg/kg) |
有效硼(mg/kg) |
有效钼(mg/kg) |
有效铁(mg/kg)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