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土种名称
棕色石灰土
县市
上林
土类名称
石灰岩土类
亚类名称
棕色石灰土亚类
描述
1.归属与分布:属石灰岩土土类,棕色石灰土亚类,棕色石灰土土属。主要分布在岩溶区峰丛、峰林基座的坡面及蝶形洼地、槽谷,是石灰岩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全区共有7482214亩,河池、百色、南宁、桂林、柳州等五个地区分别占23.3%、22.3%、20.8%、13.8%、12.9%,玉林、梧州仅占2.9%和4.0%。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都安、环江、马山、东兰、河池、罗城、靖西、平果、田林、百色、那坡、龙州、上林、武鸣、永福、平乐、阳朔、恭城、忻城、柳江、融水、象州、贵港、钟山等24个县(市)。
分布和地形地貌
主要分布在岩溶区峰丛、峰林基座的坡面及蝶形洼地、槽谷
面积(公顷)
498816.76074
面积(万亩)
748.2214
母质
石灰岩风化坡积、残积物,剖面底部尚有较多方解石
剖面构型
A-B-C型
有效土体深度
100cm
主要性状
棕色石灰土是由石灰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发育而成,土层厚薄不一,近石山坡的土层较薄,一般小于1m,谷地和洼地土层较厚,可达1m以上。剖面发育明显,有A-B-C层,表土层为核粒状结构,心土层有棕灰或暗棕灰色胶膜,并常见棕黑色的松散结核或黑色锰斑,全剖面质地重壤至轻粘,土色暗棕至黄棕(10YR 3/4-10YR 5/6)。土中碳酸盐淋溶强烈,呈中性至弱碱性,pH6.5-7.7,多无石灰反应,荧酸钙含量在2%以下,但有随土层向下增加的趋势,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4-10%,阳离子交换量l0-35me/l00g土。棕色石監Ỵ盤
土壤障碍因子
0
生产性能
棕色石灰土有机质含量高,一般为2-6%,土层较黑色石灰土深厚,也比较连片,有机质及速效养分都比较丰富,适合各种植物生长,但岩溶地区一般地表水小,地下水埋藏深,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较多,水分蒸发大,土壤环境干旱,仅有稀蔬灌丛,植被覆盖率低,一般小于10%,水土流失严重。改良利用途径:①封山育林:提倡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石山坡麓可种香椿、苦楝、任豆、青岗栎、牛尾树、柏树、杜仲、樟树、黄连木、楹树等喜钙耐旱的常绿或落叶乔木。②砌墙保土,修筑水平梯地,即土层厚的可开垦种植玉米、豆类及其它农作物。③发展药監Ỵ盤
土地利用
林地
典型剖面景观
典型剖面采集地点 典型剖面母质 典型剖面地点年均温 典型剖面年降水 详细

典型剖面发生层
发生层名称 发生层序号 发生层厚度(cm) 发生层质地 详细

典型剖面理化性质
发生层次名称 发生层序号 层次相对厚度(cm) 有机质(g.kg-1) 详细